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中華民國八十九年九月廿七日 ─ 立法院第四屆第四會期

  • 發布時間:2000-09-27
  • 資料來源:研究設計會

 

標題:外交施政報告

時間:89/09/27 立法院第四屆第四會期
地點:外交及僑務委員
報告人:田弘茂

主席、各位委員、各位女士、各位先生:

  本人承邀向 貴委員會報告當前外交施政,至感榮幸。新政府成立至今已有四個多月,各位委員平日參與國會外交,對本部施政提出諸多建言及指教,並有四位委員於八月間陪同陳總統到中南美洲及非洲我友邦進行「民主外交友誼之旅」,對外交工作奉獻諸多心力,本人在此特別向各位委員表示由衷謝意。以下謹就當前國際趨勢、新政府之外交新思維、新政府之外交施政成果,以及當前我國外交概況與未來工作計劃等四項子題提出簡單報告,敬請各位委員多予指教。

壹、 當前國際趨勢
國際情勢之變化,往往與各主要國家間權力消長、全球產業發展模式、技術更新之速度以及意識型態密切相關。柏林圍牆倒塌之後,美蘇集團間之對抗逐漸減緩,蘇聯瓦解使冷戰告終,後冷戰時期業已開始。與冷戰時期相對照,後冷戰時期之國際趨勢呈現下列特點:

一、 重視協商與和解:
冷戰結束之後,以美蘇兩大集團為主,在全球進行政治、經濟、軍事與意識型態之「零和」競逐的情況不再,舊集團成員間相互交流日益頻繁,協商與和解成為各國往來以及解決國際事務的主要方式。

二、 跨國合作機制與非政府間國際組織(NGOs)日益重要:
從「全球相互依存」的角度著眼,由於國際貿易、金融、智慧財產權、環保、漁業、海洋等跨國界議題,需仰賴各國共商解決方能克盡其功,因此國際組織與跨國合作機制日益重要。此外,由於各國公民社會之蓬勃發展,各種非政府組織得以發揮民間部門的功能,透過這些密切且多元的國際交流,為解決世人共同關切之國際問題提供了許多討論及合作場域,同時也有助於未來國際社區之形成。

三、 民主自由成為主流價值:
在蘇聯與東歐共產集團瓦解之後,前共黨國家大多朝政治民主化與經濟自由化的方向邁進,而第三世界也有不少國家追求民主與經濟改革,因此自由、民主、人權與市場經濟已成為國際主流價值。然而在另一方面,由於缺乏冷戰時期「兩極體系」機制的制約,使得原本就存在於某些區域的種族、宗教、資源、領土與主權之爭(如台海問題、南海主權爭議與科索沃問題),仍有可能引起國與國之間的衝突。

四、 全球化與國家間貧富差距的擴大:
在「全球化」與「資訊化」的影響下,一地的變遷將影響其他地區之發展 (如:東南亞金融危機),各國間的命運已緊密相連。我國具有健全的經濟體質與興盛的資訊工業,當可在此「全球化」的地球村中享有更廣大的發揮空間,但是另一方面,在「全球化」過程中,因各國發展程度不一所導致之貧富差距,亦有逐漸增加之趨勢。許多有識之士已開始大聲疾呼:先進國家有義務與責任縮短這種差距,方能有助於全球之均衡發展與穩定。最近G-8高峰會所通過的資訊憲章,正彰顯此一問題之嚴肅性。

貳、新政府之外交新思維
一、 美洲地區

(一)對美國及加拿大綜上所述,後冷戰時期之國際環境與冷戰時期相較,不論在政治、經濟、軍事、意識型態各方面,均呈現結構性的變革,我國處於當前的國際環境下,所面臨的外交課題既有改變,在策略上亦須做若干必要的調整。

  首先,在「兩極體系」瓦解之後,我國與前蘇聯東歐集團成員的交往空間因之擴大,而我國亦期待與中共之關係,能漸由過往的零和對抗轉為和解協商。新政府所強調之「新中間路線的外交策略」,即是希望在和解的大環境下,對內凝聚全民共識,對外摒棄零和對立之思維,代之以建設性的雙贏外交,使兩岸能在平等互惠的基礎上,共同為國際社會做出積極貢獻。陳總統在就職滿月記者會中曾表示:「和解是整個世界的新思潮,也是國際的主流價值,這是一個和解的時代。」即為此觀念做了最好的註腳。

  其次,過去在兩極體系下,國家間合縱連橫係以政治、軍事、經濟為主軸,因此外交關係主要侷限於政府間之關係,企業部門容或參與其中,而民間部門之參與程度則相對較弱。在後冷戰時期,當全球相互依存度逐漸上升時,與各國生存發展相關之非政經軍議題亦隨之增加;國家(nation state)雖仍是國際社會之主要行為者,但各種非國家成員(non-state actors),例如非政府間國際組織(NGOs)及跨國公司(MNCs)等,在國際重要決策之輸入或產出過程中逐漸扮演重要的角色。我國在此一新國際環境中,除應積極參與各項政府間國際組織與非政府間國際組織及其活動,更有必要整合民間部門的力量,與國際公民社會相結合,共同開展「政府、企業、民間」三面向之全方位外交。

  第三,在後冷戰時期,全世界民主國家由原來的三十個左右,一躍而變成一百二十餘國,許多前蘇聯、東歐及第三世界國家亦陸續放棄以國家管制經濟的做法,逐步朝經濟自由化邁進,只是其中的轉型過程十分艱辛。我國近年來無論在政治或經濟發展上均有卓越成就,造就了舉世稱羨的「台灣經驗」,而「台灣經驗」的特殊之處,即在於我們在推動政治民主化的同時,亦能擁有繁榮穩健的經濟體質,此一經驗不僅有助於我國從事「人權外交」與「民主外交」,爭取西方民主國家之支持,對於轉型中國家而言亦是一項寶貴的資產。但另一方面,我們也不得不承認,我國的外交處境與國家安全仍受到中共的打壓及威脅。政府推動外交工作,除必須彰顯中華民國的主權和尊嚴,更要維護國家安全,才能確保台灣兩千三百萬人民之生存及發展。

  第四、從縮短全球貧富及發展差距的層面來看,「人道外交」與「經援外交」實有其必要性。台灣過去曾為受援國之一,經過政府與人民數十年的奮鬥,從貧窮落後、百廢待舉的困難情況下,逐漸造就今日的經濟與政治成果。新政府之外交政策係主張以我國之經貿及技術發展經驗(即「台灣經驗」),協助需要幫助的國家,在全球「已開發國家」與「開發中國家」之間扮演關鍵與示範的角色,為促進國際合作、回饋國際社會、增進世界和平與繁榮做出貢獻。

  簡而言之,新政府外交政策之特點在於:(一)權衡國際情勢之發展,充分運用台灣的各項政治、經濟與民間力量和優勢,有效維護國家的主權與尊嚴,(二)我們不願與中共為敵,並且希望與中共在國際社會和平共處,(三)以具建設性與創意之思維及做法,擴大我國與世界各國之交往層面,彰顯我國回饋國際社會的意願和能力,期能在促進國際秩序之和平、穩定與永續發展上扮演更積極的角色。



參、新政府之外交施政成果
本人於六月初之施政報告中,曾提出「民主」、「民間」、「民意」之「三民」原則,做為新政府外交施政之基本方針,本次報告距上次報告時間約有三個多月,茲將本部於本期內之施政成果簡單報告如下:

一、「民主」原則:
我國近年來之民主成就,不論從國際層面或國內層面而言均意義非凡。在國際方面:五二0總統就職締造中華民國憲政史上第一次政黨輪替與政權和平轉移之紀錄,充分顯示我國民主體制已趨於成熟穩定,此種成就獲得了國際社會之普遍讚揚,不但有助於提升台灣的國際知名度,對於推動「人權外交」以及增進我與美、日、歐等民主國家之實質關係等方面,亦能增添新動能。在國內方面:我國自民主化之後,民眾的政治參與程度逐漸增加,對我國之對外關係和政府援外政策等議題,自然也比以前更加關注。據此,本部於本期之施政重點在於:配合籌辦陳總統及呂副總統之國事訪問、籌組海外宣導團、推動「人權與民主外交」,以及制定「國際合作發展法」。

(一) 配合籌辦陳總統與呂副總統之國事訪問
新政府成立之後,為彰顯中華民國主權獨立之地位及民主自由之成就,陳總統特於八月十六日至二十五日率領政府部會首長與企業界人士,前往多明尼加、尼加拉瓜、哥斯大黎加、甘比亞、布吉納法索、查德等六友邦進行「民主外交友誼之旅」;呂副總統亦於本月二十二日邀請文化界、宗教界與民選公職人員,赴中美洲薩爾瓦多、宏都拉斯、貝里斯及瓜地馬拉四國進行「柔性外交之旅」,成功地使台灣「站起來、走出去」,讓世界更瞭解民主的台灣。本部在總統、副總統行前及出訪過程均派員全力配合相關作業,務期新政府首度元首、副元首出訪得以順利進行。

(二)籌組大陸與外交政策海外宣導團
為加強國際文宣,向國際社會宣傳我民主進步情形,並說明新政府現階段之大陸與外交政策立場,本部已與陸委會、新聞局合作籌組新政府海外宣導團,分赴海外爭取國際人士及我僑學界之支持與認同。該團團員係由相關單位及學者專家組成,宣導對象則以美、日當地政要、中國問題研究之學術界菁英、主流新聞媒體以及僑團為主,歐洲地區則以歐州議會及歐洲理事會為重點對象。

(三)人權與民主外交
從歷史事實觀察,民主國家間從未發生戰爭,可見民主陣營的擴大實有助於世界之和平與發展。政府推動「人權與民主外交」,一方面是希望國際社會能瞭解我國民主和人權進步的情形,協助我國參與國際社會,一起為世界和平與繁榮貢獻心力;另一方面,對於人權紀錄有待努力的國家,我們也希望鼓勵他們朝向改善人權的目標邁進。

  為落實陳總統於就職演說中所揭示之「人權外交」理念,本部特於八月下旬,邀請學者專家及司法院等機關代表舉行座談會,就和推動或加入國際人權公約相關之各項議題進行討論。與會人員對成立「國家人權委員會」已有共識,各機關代表並表示樂於配合國際人權法典國內化之工作,本部亦計劃透過非政府間國際組織參與國際人權活動。另為瞭解 大院對該案之看法,本部擬於近期內邀請 大院委員做充分溝通,以研擬具體方案呈報行政院核定。

  女性約佔世界人口的一半,在討論人權議題時自然不能忽略女權。呂副總統早年為國際知名之女權運動者,為促進兩性平權不遺餘力。本年之「東亞婦女論壇」於九月初在台舉行,呂副總統親臨致詞時特別強調女性在「公領域」中發揮長才之必要性,為我國在國際會議場合推動「人權外交」再添新頁。

(四)制定「國際合作發展法」
本部自去年起開始草擬「國際合作發展法」,並廣邀學者專家、朝野民意代表進行座談。新政府成立之後,有感於外界誤解政府之正常外援為「金錢外交」,為增加政府援外行動之制度化、透明化以反映民主精神,決定加速該法之推行。本部於今年六月即委託學者以我國對外援助為題撰寫專題研究,八月上旬成立「加速推動國際合作發展法草案專案小組」,就草案修正稿內容進行研討,另本部已邀集中央政府相關部會舉行會議以凝聚共識。該法草案內容重點包括:(1)將人權與人道關懷納入援外宗旨,(2)加強援外計劃之評估、監督及考核機制,(3)增列有關海外替代役及海外志工之條文,(4)本部對各級地方政府、民間團體及企業參與援外事務有提供協助之義務,(5)政府於年度結束時應就援外事務向立法院提出報告。倘一切計劃進行順利,預定可於年底前報請行政院轉立法院審議。

二、「民間」原則:
我國民間社會活力充沛,人力物力資源無限,因此政府在推動外交工作時,也希望與民間合作,整合各方資源,藉以增加我國外交動力,期能發揮多層次、多面向、多元化的外交力量。

(一) 開設「全民外交事務研習班」:
為積極落實全民外交,本部特為有意參與國際事務之人士開設「全民外交事務研習班」,該班已於九月四日開課,首批學員以立法委員助理、主要政黨涉外事務人員,以及民間團體參與非政府間國際組織事務之人員為主,所聘之師資除本部部次長及司處長、中央政府其他機構之首長外,亦包括學術界、企業界之精英,一般反應十分良好。

(二) 研擬「外交替代役」:
我國現行兵役制度已設有國防替代役,使具有專業能力之役男得以從事一般兵役以外的社會工作,而其中不乏許多發展中國家所需之專才,正可為我國在援外技術及醫療合作領域注入新血。本部已著手規劃實施「外交替代役」,第一階段以農藝、醫療、資訊、教育之專業役男為主,倘規劃工作進行順利,可望於明年正式施行;第二階段則擬將範圍擴大至語文及國際關係專才。

(三) 籌設青年志工和平團:
目前國內已有許多民間志工團體積極參與國際救援活動,而近年來本部亦與「國際合作發展基金會」合作,遴選許多優秀青年擔任志工,前往我友邦從事技術合作、技職教育及對抗貧病等工作,普遍獲得友邦國家之讚譽。為擴大民間志工團規模,本部正著手研議推動「青年志工和平團」之可行性,初步擬參考美國「和平工作團」之制度,輔以「國際合作發展基金會」海外工作經驗,召募「短期專案志工」、「中長期任用志工」及「海外服務志工」,期能加強我國對邦交國及其他發展中國家之協助。

(四) 成立「非政府組織國際事務委員會」:
本部為整合資源,積極推動參與非政府間國際組織與活動,特整合各司處負責NGO之人員與預算,定於十月初以任務編組形式成立「非政府組織國際事務委員會」,做為民間團體與外交部協調之單一窗口,專責推動相關的輔導及協助工作。該委員會主要職掌有:(1)本部與非政府間國際組織之聯繫與協調,(2)審核本部補助國內民間組織參與國際組織及活動,(3)評估國內民間組織參與國際組織及活動之成效,(4)加強本部與國內民間組織合作,共同發展與非政府間國際組織之關係。

(五) 籌設外交學院:
為加強本部外交人員之培訓和進修、配合外交替代役及外交志工之輔訓工作,以及使民間有志協助政府拓展對外關係之社會人士有機會接受有關國際事務之訓練,外交部正著手規劃成立「外交學院」,俾能提升新進外交人員之素質,增加在職外交人員進修機會,並使來自社會各界之學員於接受講習後能在工作崗位上或各種國際活動中,直接或間接地對我國外交有所貢獻。

三、「民意」原則:隨著國內民主化發展、國人出國頻率增加,以及「全球化」、「資訊化」之影響,國人對政府外交施政亦有許多期許及建議。本部對民意十分重視,特以舉行部內外民意調查、邀請學者專家進行座談、更新本部網站、加強本部首長信箱業務以及領務服務等項目,做為本期之施政重點。

(一) 舉行部內外民意調查:
鑒於外交政策之成敗與民意取向密切相關,政府實有必要瞭解民意、回應民意,以作為外交方針的決策參考。本部於本年六月初即擬定「民意調查執行辦法」,原則上以我重要外交課題及施政為主題,委請學者專家及學術機構,每半年對國內民眾及部內同仁進行一次民調。最近一次國內民調已於七月中旬完成、八月一日公布,部內同仁民調目前仍在進行中,所獲之結果將做為本部未來施政之重要參考。

(二) 邀請學者專家提供專業建議:
本部於推動各項重大計劃之先,經常邀請學界及智庫之學者專家出席開會,或撰擬專題研究,或以參加研討會型式提供專業意見,以使本部之施政能更臻完善。

(三) 更新本部網站:
為使民眾瞭解外交部施政狀況,本部網站已於本年五月改版更新,並於首頁增設互動式分類查詢、最新訊息看版,同時配合重要外交事件刊登各式外交活動照片。自五月廿日至九月中旬止,共增加八萬八千餘閱覽人次,每日平均約近千人次上網。為進一步改進網站資料更新作業方式,本部已委託外包商開發模板系統,目前正加速進行資料轉換輸入工作,未來將可大幅提昇資訊查詢之效能。另本部正計畫與國家圖書館合作,開發歷年「外交部公報」及「中外條約協定」資料庫,並將邀集廠商與本部會商系統設計及建置時程等事宜,待該系統完成上線後,將可增加本部網站之專業性。

(四) 加強本部首長信箱業務:
在此一「資訊化」時代,網路資訊建設除可提升國家競爭力及落實政府再造工程外,亦能增進政府與民間之溝通與互動,因此推動「電子化/網路化」實為本部刻不容緩的工作。本部除持續充實網站資訊外﹐亦藉「部長電子信箱」積極處理民眾來函﹐以增進與民眾之溝通。自本年五月廿日以來,該信箱共接獲電子郵件近四百件,足見民眾對我外交事務之關心與重視。根據統計,民眾來函大致可分為:領事事務查詢、旅外急難求助申訴、外交建言以及索詢相關外交事務資料等四大類。本部於接獲郵件後,立即責成承辦單位擬答回函,迅速回復,以確實達成便民、利民之目標。

(五) 提供更便捷之領務服務:
領務局是本部與民眾直接接觸最頻繁的單位,也是本部服務民眾的第一線。為配合本年五月二十一日開始施行之「在台設籍國民入出國不需申請許可」之規定,領務局立即修正「護照條例暨施行細則」,將普通護照之最長效期由六年放寬為十年,取消M字及X字軌及原置於X字軌護照之回台加簽頁,護照號碼一律為九位數。此外,為加強便民服務,領務局特於北、中、南分區舉行座談,與旅行業者充分溝通;該局並設有局長信箱,隨時處理並回覆民眾答詢。另為瞭解民眾對領務工作之看法,領務局特委託民間民調機構進行民意調查,調查結果顯示,民眾對本部領務服務之整體滿意度高達九成五,惟本部仍不以此為滿足,將依照上述民調中尚有加強空間之項目再做改進。

肆、當前我國外交概況與未來工作計劃
一、 鞏固與邦交國關係

  本人自上任之後,即遵行陳總統之「新政府外交政策應具持續性與穩定性」之指示,於六月底分訪馬其頓、教廷,並於七月初邀請巴拿馬總統來台訪問。目前我國與馬國關係仍屬穩定,我方協助馬國所進行之十項基礎建設計劃,其中一部分已於七月完工;史高比耶加工出口區之部分廠房、地基工程亦於九月初開工。在與教廷之關係方面,我國一向尊重宗教自由,與教廷關係仍屬平穩,中共雖期望與教廷迅速建交,然由於雙方對宗教自由以及主教任命權之認知差距過大,至今無法達成共識。在中巴關係方面,我國與巴拿馬合作之「合作農場」,目前已開始運作,成效良好。近來巴拿馬反對勢力雖經常以中共經貿及政治力強大為由,要求其政府與我國斷交,惟巴國總統仍未為所動,繼續支持我國。

  為增進我與邦交國之交流,同時展現新政府對邦交國之重視,陳總統於八月底前往中南美洲及西非我六友邦進行「民主外交友誼之旅」,透過高層直接對話,輔以與友邦之技術合作及經貿關係,已大幅增進彼此間之互動與情誼;呂副總統亦於九月二十二日前往中美洲我四友邦展開「柔性外交之旅」,與友邦分享我國在人權、民主、愛心、和平、高科技方面的成就,同時也加強了我國與友邦政府及民間之交流。未來政府仍將在既有基礎上,加強我與邦交國之雙邊合作關係。

二、 增進與美、日、歐之實質關係

(一)中美關係
中美兩國目前雖無正式邦交,但在經濟、安全、文化、教育、科技等各方面具有共同利益,對自由、民主與人權等價值觀亦有共同理念。政府一向重視中美實質關係之提升,與美國國會、學界、智庫、媒體及商界等均保持密切聯繫。

  本年六月美國運輸部長史萊特來台參加中美工商聯合會時,特別宣讀柯林頓總統之信函,強調兩岸加入世界貿易組織 (WTO)有助於強化世界經貿體系,美國政府願對此做出正面貢獻,此項宣示對我國加入世貿組織而言可說是一項正數,惟中共為矮化我國際地位,竟逕自要求世貿組織秘書處,在入會工作文件中加入「台灣為中國之獨立關稅領域」之貶抑我方的文字,我方於得知後立即與美方洽商。九月十二日,美國總統柯林頓即致函參議員凱爾,保證美國支持台灣以「台澎金馬個別關稅領域」名義與中共在同一會期加入世界貿易組織,除此之外絕不接受其他結論,完全澄清國人疑慮。

  為加強對美工作,本人特於本年八月主持「全美地區協調工作會報」,會中並達成多項結論。未來政府對美外交工作重點在於:(1)爭取行政部門支持有關我利益之事項;(2)加強與友我國會議員之聯繫,爭取渠等支持友我法案;(3)掌握本年美國總統及國會選舉之發展,增進我國與美國新政府之關係。

(二)中日關係
日方已連續兩年改善對我國民簽證待遇,本年七月四日亦與我方就增加兩國航班、運量及航點達成協議。七月初森喜朗第二次內閣成立,閣員中多數為「日華懇談會」成員,有助於我國進一步開展對日關係。未來政府對日工作重點在於:加強與日本朝野各界之聯繫,繼續促使日本與我建立安全對話,以及提升中日官方諮商層次。

(三)我國與歐盟之關係
我國是歐盟第十一大貿易夥伴,彼此之經貿、科技、文教交流十分頻繁。本人曾於六月親赴維也納主持「八十九年度歐洲地區工作會報」。日後本部工作重點在於加強與歐洲各國之國會、政黨、城市、學術、人權團體以及非政府組織之交流與合作。此外,為因應加入世貿組織,未來不排除考慮調整駐歐洲外館之人力與資源配置,同時計畫儘速設立駐歐盟代表處,以提升對歐盟之工作位階,增進歐盟各國對我之瞭解與支持。

三、積極參與各項國際組織與活動
目前我國參加之政府間國際組織共十六個,非政府間國際組織九百八十三個。參與聯合國係我長期工作目標,現階段工作目標則為積極爭取參與其他國際功能性與非政府間組織,並增進我方在已加入之國際組織的合法權益與地位。對於聯合國附屬機構之活動,我們亦會藉由各種管道與方式尋求參與或主辦。

  參與聯合國與我國在國際社會之地位及權益密切相關,但不可諱言,我國在現階段參與聯合國確實遭遇諸多困難,然而不論是從民意需求,或是從國家利益而言,參與聯合國實有其必要。政府目前工作重點,在於藉每年持續之努力,促使世界各國瞭解中華民國主權獨立之事實,彰顯我國亟須成為聯合國一員之必要性。本年八月四日,我友邦已向聯合國秘書處提出我參與聯合國案,提案內容強調聯合國應重視中華民國對兩岸關係所展現之善意,要求聯合國應扮演兩岸和解論壇的角色,並成立一工作小組以審視中華民國之特殊國際處境,確保我兩千三百萬人民之權益。在九月之聯大總務委員會辯論中,本案共有六十七國發言,十九國支持,四十七國反對,十一國未發表意見,全部討論過程約歷時三小時十六分,為總務委員會各議題中參與國家最多,發言最熱烈,討論時間最長的項目,雖然未能成功,但已達成我方欲使本案維持恒溫之目標。未來本部仍將邀請各界專家及精英,就參與聯合國之方式、訴求及文宣做進一步之研究。

  經過多年努力,我申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之努力已接近最後階段。在雙邊程序方面,我已與所有要求與我進行雙邊諮商之廿六個成員完成談判並簽署協議;另在多邊程序方面,過程亦十分順利。惟因中共一再強調需先我加入,該組織某些會員亦顧及中共態度,致使我案拖延至今。在中共先後與美國及歐盟達成協議後,美國聯邦眾議院及參議院已分別於五月二十四日及九月十九日投票通過給予中共「永久正常貿易關係」 (PNTR)待遇,我入會時程應可隨之加快。未來本部將密切注意中共入會案之各項進展,並洽請各成員支持我案,以期儘早順利加入。

  身為東亞重要貿易國與投資國,我一向積極參與「亞太經濟合作」 (APEC)之各項活動。我國於今年五月在台所舉辦之「創業投資研討會」,共有十五個經濟體派員參加,其成果已列入六月APEC中小企業部長會議之聯合聲明。目前本部正籌劃於十月舉辦另一場相關研討會,並擬於十一月APEC領袖級會議以及部長級年會中呈報研究成果。

  在推動我國參與功能性國際組織方面,本部協同農委會,與「中西太平洋高度迴游魚群養護暨管理公約」會員國經過五次艱辛談判,該公約組織終於在九月四日檀香山會議中通過我入會案,我國代表亦於次日之部長級會議中簽署「公約協議書」及「蕆事議定書」。依據該「公約協議書」規定,我將以「漁捕實體」身份及「中華台北」名稱,成為該委員會之正式成員,並享有決策權等與公約締約方相同之權利。本案係我退出聯合國以來,首次自始至終參與全程談判並獲准加入之國際公約組織,對我推動參與其他國際漁業組織及功能性組織實具有正面意義。

伍、結語
後冷戰時期之國際情勢,雖仍存在「現實主義」(realism)學派所強調之大國間權力競逐的情況,但在另一方面,由於「兩極體系」之勢微,「全球化」及「資訊化」之影響,以及全球相互依存程度之增加,使得非政府間國際組織在國際社會的影響力日益增加,我國民主化發展所引發之民間活力,正好與此一國際潮流緊密結合,這正是台灣的優勢所在。本人特別提出「三民」原則,即是希望能在傳統國際政治的場域之外,另闢一可供我國發揮的外交空間,使我國外交活動更為多元且更具成效。

  新政府成立之後,基於國際情勢已呈現結構性之變革,認為我國當前外交政策應配合國際發展潮流,除繼續加強鞏固邦交國、提升與無邦交國之關係以及加入國際組織之基本政策外,亦主張整合「政府、企業、民間」三方面的力量,輔以對人權、人道的關懷,促進國內外民間社會之接軌,在國際社會扮演建設性的角色,從而更有效地維護我國主權與尊嚴,這是新政府的使命,也是全民共同的願望。為實現此一理想,今後本部同仁自當努力奮發,也期望各位委員能繼續給予本部協助和鼓勵。

以上報告,敬請各位委員指教,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