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總統接見參加「東亞和平與安全」國際研討會與會貴賓

 馬英九總統上午接見參加「東亞和平與安全」國際研討會與會貴賓,針對東海、南海海域爭議及「防空識別區」(ADIZ)重疊等議題廣泛交換意見。

        總統致詞時首先肯定與會學者專家於昨日三場研討活動熱烈討論相關議題,並提出許多寶貴意見,對於維護東亞地區未來的和平與安全助益良多。
        總統說,他昨日受邀出席是項研討會時曾談到,中華民國希望在國際社會扮演「和平締造者」及「人道援助提供者」等角色,並舉出實例說明我國在臺灣海峽、東海及南海等區域所做的努力,同時針對「防空識別區」議題提出「東海空域安全聲明」,期盼今日能聆聽與會學者專家的評論與意見,做為我政府施政參考。
        隨後,訪賓逐一表達意見並提出問題。針對東海海域爭議,總統回應,他於兩年前提出「東海和平倡議」,強調「主權無法分割、資源可以共享」之理念,並提出「三組雙邊對話」,呼籲臺灣、中國大陸與日本以務實與合作的精神,分組展開雙邊對話,以逐步達成降低衝突及資源共享的目標。
        總統並舉例說明,臺日雖無正式邦交,但雙方在許多領域有合作關係,可依此為基礎展開對話。在他提出「東海和平倡議」3個月後,日本即表達與我洽談漁業協議之意願,雙方於2012年11月開始協商,隔年4月即簽署《臺日漁業協議》,解決雙方長達40年的漁業糾紛,除在釣魚臺列嶼海域成立共同養護與管理區,使我漁民能在臺灣面積兩倍大的海域捕魚,不受日本的干擾,雙方也同意此一協議不影響彼此對主權之主張,有效降低區域緊張情勢。
        總統也提到,去年5月發生菲律賓海巡人員槍殺臺灣漁民事件,我國秉持以和平方式解決爭端之精神,與菲國談判後續處理事宜,雙方並達成「執法不用武力、事前相互通報、扣捕儘速釋放」等三項共識,並持續洽談簽署漁業協議。總統認為,南海海域爭議較東海複雜,因此臺菲無法立即簽署漁業協議,但從上述事例證明,對話與協商是解決爭端的有效方式。
        針對東海防空識別區重疊爭議,總統指出,「防空識別區」設立目的係為達到「預警」及「識別」功能,惟目前該概念尚未成為國際法上明文規範的法律制度,與「領空」、「領海」及「領土」等概念均不相同,長期而言,相關國家可參考《航空法》與《海洋法》等國際法規,研商相關行為準則,以解決「防空識別區」重疊爭議,避免誤判而引發衝突。
        最後,總統再度呼籲各方以務實與創造性的態度,針對東海、南海海域爭議及「防空識別區」重疊議題展開對話, 共同促進區域和平與繁榮。
        訪賓一行包括美國「戰略暨國際研究中心」(CSIS)會長何慕理(John Hamre)、美國前聯邦參議員布朗(Scott Brown)伉儷、印尼國防安全研究機構執行長羅柯妮(Connie Rahakundini)、韓國峨山政策研究院主任申昌勛(Shin Chang-Hoon)、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所長盧福偉及英國倫敦政經學院主任胡克禮(Christopher Hughes)等,由外交部次長石定及國立政治大學國際事務學院院長李明陪同,前來總統府晉見總統,總統府秘書長楊進添及國家安全會議諮詢委員甘逸驊也在座。

 

資料來源:總統府 http://www.president.gov.tw/NEWS/18432/%E7%B8%BD%E7%B5%B1%E6%8E%A5%E8%A6%8B%E5%8F%83%E5%8A%A0%E3%80%8C%E6%9D%B1%E4%BA%9E%E5%92%8C%E5%B9%B3%E8%88%87%E5%AE%89%E5%85%A8%E3%80%8D%E5%9C%8B%E9%9A%9B%E7%A0%94%E8%A8%8E%E6%9C%83%E8%88%87%E6%9C%83%E8%B2%B4%E8%B3%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