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旗說明:荷蘭國旗呈長方形,由三條水平色帶組成,由上至下的顏色為紅、白、藍,是現在最古老的三色旗。其中紅色代表勇氣,白色代表祝福及庇佑,藍色代表對祖國的忠誠。
- 國慶日:4月27日
- 加入聯合國日期:1945年12月10日
- 語言:荷蘭語及菲仕蘭語為其官方語言,但大多數荷蘭人均通曉英語,旅行荷蘭使用英語並無溝通困難。
- 首都:阿姆斯特丹
- 面積:面積41,543 平方公里(其中陸地面積33,893平方公里,水域面積7,650平方公里)。
- 地理位置:荷蘭位於西歐,東鄰德國,南接比利時,西部及北部瀕臨北海。除東南一帶山丘最高海拔 300 餘公尺外,全境地勢低窪,近三分之一低於海平面,而靠近鹿特丹的Alexander Polder地區,更低於海平面6.5公尺之多,故素有「低地國」之稱。
荷蘭位於北緯 51 至 54 度,屬海洋性氣候。東南方因歐陸氣候影響,寒暑溫差較大。每年6月至9月氣候最為溫和。1月平均氣溫為攝氏1.7度,7月份平均氣溫為17度。夏季偶有盛暑氣象,冬季漫長,陰雨天甚屬平常。 - 人口:17,710,526人(2022年7月)
- 宗教:基督教、天主教
- 幣制:歐元
自 2002 年 1 月起荷蘭使用歐元,無匯兌限制,美元與歐元間匯率隨市場波動,美元旅行支票流通性不佳,不建議攜帶。 - 匯率:使用貨幣:歐元(EUR);詳細滙率資訊建議至臺灣銀行(https://rate.bot.com.tw/xrt?Lang=zh-TW)或兆豐商銀(https://megabank.com.tw/personal/foreign-service/forex)網站查詢。
- 電壓:220V
- 主要媒體:電視:
公共電視台:Nederland 1、Nederland 2、Nederland 3。
有線電視台:RTL 4、RTL 5、SBS 6、Net 5、RTL7、RTL8、Veronica、NET5、CNN、BBC、Eurosport、Discovery、MTV、CNBC、中文台。
電台: Radio 1-5(public service)、Sky Radio、Radio 538、Radio 538、BBC1-4、BNR、Q-music。
報紙:De Telegraaf、De Volkskrant、NRC Handelsblad、Het Financiele Dagblad、Trouw等。
雜誌: Elsevier、Vrij Nederland、VI、Quest等,種類繁多。
- 國名簡稱(中):荷蘭
- 國名簡稱(英):Netherlands
- 政治制度:荷蘭是君主立憲制國家,現任元首是威廉-亞歷山大(Willem-Alexander)國王,國王是虛位元首,為國家的象徵代表。荷蘭是三權分立的責任內閣制,立法權屬於國會,行政權屬於國王及內閣,但實際權力在內閣。
- 建國簡史/歷史概況:荷蘭正式的國名全名是Koninkrijk der Nederlanden,翻成英文即是Kingdom of Netherlands,而其中Nederlanden在荷蘭語是表示「低地」的意思。由於地勢較低,荷蘭人與水抗爭的歷史一直是個傳奇。
荷蘭境內有三分之一的土地低於海平面,而靠近鹿特丹的Alexander Polder地區,更低於海平面6.5公尺之多。為了土地與大自然抗衡,荷蘭人建造堤防,阻擋海水,並利用風車產生動力將窪地區的水抽乾,填海造地,至今你所看到的荷蘭是一望無際的平原,並孕育著無數的生命。
歷史上,荷蘭一度在16、17世紀海上航權時代取得相當的優勢,成為當時歐洲北海沿岸勢力最強的代表,我們稱之為荷蘭的「黃金時代」!1602到1799年一百多年間,東印度公司(VOC)從一家貿易公司躍身為對全球第一家的跨國企業,對荷蘭的經濟發展貢獻良多,尤其對阿姆斯特丹的發展,產生了舉足輕重的影響。今天,從對阿姆斯特丹建築的風貌、運河的規劃等等,仍舊可以看出當時商業的蓬勃發展。此外,當時許多荷蘭北方、圍繞南海(Zuider Zee)的漁村,也成為東印度公司重要的港口。
儘管在築完堤壩後,原本的南海早已更名為艾塞湖(Ijsselmeer),但如珍珠項鍊般環繞湖畔的馬肯(Marken)、沃倫丹(Volendam)、荷恩(Hoorn)、烏爾克(Urk)與史帕肯堡(Spakenburg)等漁村,以及坎朋(Kampen)、斯塔佛倫(Stavoren)和恩克森等貿易城中,所遺留的傳統文化將這個地區也,形成了一個獨特且多彩多姿的區域,我們稱之為「北海黃金圈」 。
現今荷蘭仍然是世界上的最有競爭力的先進國家之一也是世界上重要的出口貿易國。荷蘭首都是阿姆斯特丹,但是政府機構及各國大使館等等的行政中心則是設於海牙(Den Haag)。 - 國會:參議院前次選舉2023年5月30日
眾議院前次選舉2023年11月22日 - 內閣:行政權屬於國王及內閣,惟實權在於內閣。內閣由總理、副總理及各部部長及國務秘書(State Secretary, 相當於我國之政務次長)組成。中央政府下設總務事務部、外交部、經濟部、內政暨王國事務部、財政部、司法暨安全部、國防部、教育文化暨科學部、衛生體育暨福利部、社會事務暨就業部、農業、自然暨食品品質部、基礎建設暨水資源管理部、氣候暨能源部、社會住宅暨空間規劃部、自然暨氮氣部、扶貧、參與暨退休金政策部。
- 司法機關:司法上荷蘭有19個地方法院,5個高等法院,及1個由24名法官組成的最高法院,法官為終身職,由國王任命,但通常於70歲退休。
- 元首:荷蘭為君主立憲制,現任國家元首為威廉-亞歷山大(Willem-Alexander)國王,惟君主係虛位元首,作為國家之象徵代表。荷蘭採三權分立之責任內閣制。
- 外交部長:Wopke Hoekstra (2022年1月10日就任)
- 主要政黨:執政聯盟:自民黨(VVD)、民六六黨(D66)、基民黨(CDA)、基督教聯盟(CU);其他政黨:自由黨(PVV)、勞工黨(PvdA)、社會黨(SP)、綠色左翼黨(GL)、動物保護黨(PvdD)、民主論壇黨(FvD) 、
泛歐黨(Volt)、正確答案21黨(JA21)、政治改革黨(SGP)、思考黨(DENK)、農民運動黨(BBB)、共同黨(BIJ1)。 - 一般政情/政治情勢:荷蘭採三權分立之責任內閣制。立法權屬於國會,行政權屬於國王及內閣,惟實權在於內閣。內閣由總理、副總理及各部部長及國務秘書(State Secretary, 相當於我國之政務次長)組成。中央政府設有總務事務部、外交部、經濟事務暨氣候部、農業、自然暨食品品質部、內政暨王國事務部、財政部、基礎設施暨水資源管理部、司法暨安全部、國防部、教育文化暨科學部、衛生體育暨福利部、社會事務暨就業部等共12部。
國會分為參議院及眾議院。參議院共75席,由各省議會議員間接選舉產生,任期4年,上次選舉為2023年5月30日舉行改選;眾議院共有150席,全國直接普選並按政黨比例制產生,任期亦為4年。國王得解散國會參、眾兩院。荷蘭政黨眾多,屢次選舉結果皆無一黨獨大而執政之情形,故聯合內閣乃成主流。
2021年3月17日舉行國會下院選舉,主要政黨:自民黨34席、民66黨24席、自由黨17席、基民黨15席、社會黨9席、勞工黨9席、綠黨8席、民主論壇8席、基督教聯盟5席。眾議院已於2023年11月22日改選,正式結果將於2023年12月1日公布。
2013年荷蘭女王碧翠斯退位,皇位由長子威廉-亞歷山大繼承,新王於同年4月30日登基。 - 社會概況:人口約 1,771萬人(2022年7月),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約522人, 為歐洲人口最稠密的家之一。人口最稠密地區屬西部四大城市阿姆斯特丹、鹿特丹、海牙及烏特列支(Utrecht);荷蘭首都是阿姆斯特丹,但是政府機構及各國大使館等行政中心則是設於海牙(英文: The Hague;荷文: Den Haag)。
- 財政收支:收入3,767億歐元、支出3,991億歐元 (2021)
- 輸出總值:5,866億400萬歐元(2021)
- 輸入總值:5,269億5,100萬歐元(2021)
- 主要輸出項目:礦物燃料(油)、機械、化學、食品、消費性電子產品、塑膠等
- 主要輸入項目:礦物燃料(油)、運輸、機械、化學、食品、金屬等
- 主要出口國:德國、比利時、法國、英國、美國、義大利、西班牙、波蘭、中國、瑞典
- 主要進口國:德國、中國、比利時、美國、英國、法國、義大利、俄羅斯、愛爾蘭、波蘭
- 我對該國輸出:80億7,986萬美元(2021年)
- 我自該國輸入:102億1,649萬美元(2021年)
- 境內較具規模之外貿組織:荷蘭經濟部企業署(RVO)、荷蘭經濟部外人投資處(NFIA)、荷蘭經貿推廣協會(NCH)
荷蘭各地商會資訊可至http://www.kvk.nl/home/homeUK.asp查詢 - 與各國關係:參與主要國際經濟組織如WTO、OECD、EU、IMF、World Bank、UNCTAD、 UNESCO、UNHCR、UPU、WEU、WCO、WHO、OSCE、NATO、ITU、IOC、INTERPOL、ILO、IHO、IMO、IFC、IEA、ICC、ICAO、IAEA、IADB、FAO、OIML等
- 對外政策:荷蘭外交政策以經濟利益及人權價值為取向,致力形塑其世界和平正義之都形象,加強歐洲整合,維持歐洲安全,積極參與歐洲聯盟、聯合國及北大西洋公約組織。
- 時差:較台灣晚 7 小時。(夏令時間較台灣晚6小時)
- 駐館(或兼轄該國館處):駐荷蘭代表處
資料來源:歐洲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