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慶日:8月15日
- 加入聯合國日期:1990年09月18日
- 語言:德語
- 首都:瓦都茲 (Vaduz)
- 面積:約160.5平方公里
- 地理位置:中歐、介於瑞士與奧地利之間
- 人口:39,423人(2022年)
- 宗教:天主教
- 幣制:瑞士法郎(CHF)
- 電壓:220伏特(Volt A/C)
- 主要媒體:Liechtenstein Volksblatt(列支敦斯登人民報)
- 國名簡稱(中):列支敦斯登
- 國名簡稱(英):Liechtenstein
- 政治制度:君主立憲的責任內閣與民主國會制;王位世襲;憲法於1921年10月5日生效。
- 建國簡史/歷史概況:1699年及1712年列支敦斯登侯爵Hans Adam I購入Schellenberg莊園及瓦都茲(Vaduz)郡;神聖羅馬帝國時期於1719年1月23日合併兩地以列支敦斯登侯爵之姓氏建國;1806年以主權國家身分加入萊茵聯盟;1815年維也納會議後加入日耳曼邦聯,1852年與奧匈帝國簽訂關稅條約,自此建立與奧匈帝國密切關係;1866年退出日耳曼邦聯,1919年奧匈帝國崩潰後關稅條約終止;1923年與瑞士簽訂關稅條約,將瑞士法郎作為官方貨幣,兩國成為共同經濟區,在兩次世界大戰中均保持中立。
- 國會:一院制(Landtag),議員25人,民選,採比例代表制,任期4年;本屆國會於2021年2月選出,主要政黨席次: 人民進步黨(Progressive Citizen’s Party)獲10席位、愛國聯盟黨(Patriotic Union)獲10席位、自由陣線(Free List)獲3席位及獨立黨(The Independents)獲2席位。
- 內閣:內閣由5人組成,經元首任命,向國會負責。
- 司法機關:設有地方法院、高等法院及最高法院。
- 元首:Hans Adam II von und zu Liechtenstein (1989年登基),攝政王子:Alois von und zu Liechtenstein (2004年獲任命),總理:Daniel Risch (2021年3月25日就任)
- 外交部長:Dominique Hasler (2021年3月25日就任)
- 主要政黨:人民進步黨(Progressive Citizen’s Party)、愛國聯盟黨(Patriotic Union)、自由陣線(Free List) 及獨立黨(The Independents)
- 一般政情/政治情勢:1918年國會改直選,1989年國會席次由11增至25,全國共分11個區,每區享有高度自治權。此次國會席次於2021年選出,下一次國會選舉訂於2025年。
- 社會概況:國民平均壽命為81.90,各族群分佈以Alemannic人佔87.5%最多,另有義大利、土耳其、其他等佔百分之12.5。
- 財政收支:2020年財政收支:歲入23億2千8百萬瑞郎。歲出18億8千3百萬瑞郎。
- 輸出總值:2021年工業出口總值(不計算與瑞士交易的貨物):35億4千5百萬瑞郎
- 輸入總值:2021年工業進口總值(不計算與瑞士交易的貨物): 18億5千9百萬瑞郎
- 主要輸出項目:動力機械、電子機械製品、汽車零件、牙醫儀器與技術、食品、營建等。
- 主要輸入項目:主要進口貨物為: 金屬原料、機器設備及電子儀器、精密工具、鐘錶及珠寶等。
- 主要出口國:瑞士、德國、美國、義大利、香港、日本、西班牙等國。
- 主要進口國:主要進口國為:德國、奧地利、中國、美國等。
- 我對該國輸出:536萬2000美元(2021年)
- 我自該國輸入:2133萬3000美元(2021年)
- 與各國關係:列支敦斯登為中立國。自1919年起外交由瑞士代理。1924年與瑞士簽訂關係同盟。為歐洲理事會(Council of Europe, 1978)、歐洲自由貿易協會(European Free Trade Association, 1991)、世界郵政聯盟(Universal Postal Union, 1962)、國際原子能總署(IAEA, 1968)、歐洲安全暨合作組織(OSCE, Organization for Security and Cooperation in Europe, 1975)及若干如WTO等聯合國所屬國際組織之會員;1989年底國會決議申請加入聯合國,1990年9月18日成為聯合國會員國;1992年12月13日舉行公民投票通過加入歐洲經濟區(EEA, European Economic Area),並於1995年成為會員國。
- 對外政策:外交事務委由瑞士代為執行
- 時差:夏令時間較台灣慢6小時、冬令時間較台灣慢7小時。2023年日光節約時間自3月26日起,至10月29日止。
- 駐館(或兼轄該國館處):無(由駐瑞士代表處兼轄)
資料來源:歐洲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