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旗說明:盧安達國旗,包含藍(代表人民必須為和平而戰方能使經濟持續成長並帶來快樂生活)、黃(代表人民必須安居樂業以促進永久的經濟發展)、綠(象徵藉由人民合理的開發達到繁榮的希望,也象徵國家的資源)三色,以及右上方有一太陽標誌,24道光芒指引著全國人民,也表示團結一致、純真透明,與對抗無知的奮鬥。
- 國慶日:7月 1日
- 加入聯合國日期:1962年9月18日
- 語言:法語、英語及Kinyarwanda語
- 首都:吉佳利 (Kigali)
- 面積:26,338平方公里
- 地理位置:盧安達位於非洲中部偏東,北臨烏干達,東界坦尚尼亞,西臨剛果民主共和國及基霧湖,南接蒲隆地,位於剛果河與尼羅河之分水嶺,地處東非高原,為一內陸國家。
- 人口:13,246,394人(2022)
- 宗教:天主教及基督教為主。
- 幣制:盧安達法郎Rwanda Franc (RWF)
- 匯率:美金兌換盧安達貨幣匯率約為1:1,080.65(2022-12月4日)
詳細匯率資訊建議至相關具可信度之線上匯率網站或盧安達中央銀行(https://www.bnr.rw/index.php?id=3) 網站查詢 - 電壓:220 伏特
- 主要媒體:國營電台、Radio Rwanda
- 國名簡稱(中):盧安達
- 國名簡稱(英):Rwanda
- 政治制度:總統、共和制
- 建國簡史/歷史概況:盧安達最早為特瓦族人棲息地,16世紀初圖西族(Tutsi)人由北方入侵占領盧安達並建立封建王國,以少數民族之身分統治多數之胡圖族(Hutu)及特瓦族(Twa)。19世紀歐洲殖民帝國入侵非洲,盧安達於1890年被德國併吞納入德屬東非。第一次世界大戰德國戰敗,1919年由國際聯盟委託比利時託管並納入比屬剛果。1959年盧安達獲得自治權並舉行選舉,由胡圖族人組織臨時政府。1961年1月28日舉行國是會議,廢除君主封建王朝,建立盧安達共和國,嗣由胡圖族人組成之「胡圖人民解放黨」 (Parti du Mouvement de l'Emancipation pour le Peuple Hutu)贏得選舉,其領導人卡益邦達(Gregoire Kayibanda)當選首任總統,並於1962年7月1日正式獨立建國。獨立後,卡益邦達總統為維持政治穩定,1963年起大規模屠殺圖西族,種族衝突不斷惡化,1994年之種族屠殺,超過百萬人遇害,其中3/4為圖西族。同年,圖西族組成之盧安達愛國陣線(Front patriotique rwandais, FPR)擊潰執政之胡圖族政府,組成臨時政府,近2百萬名胡圖族人因懼怕圖西族報復,淪為難民逃往鄰國。盧安達於2003年舉行公民投票通過憲法,嗣舉行首度總統及國會選舉,卡加美(Paul Kagame)為首任民選總統。
- 國會:兩院制。參議院(Senate)共26席,任期8年。眾議院(Chamber of Deputies)共80席,任期5年。
- 內閣:總統為國家元首,總理及內閣部長均由總統任命。
- 司法機關:設有最高司法會議、最高法院、上訴法院、初審法院及縣法院。
- 元首:卡加美(Paul Kagame)
- 外交部長:比魯塔 (Vincent Biruta)
- 主要政黨:盧安達愛國陣線(Rwandan Patriotic Front, RPF)、社會民主黨(Parti Social Démocrate, PSD)、民主黨(Parti Libéral, PL)。
- 一般政情/政治情勢:卡加美總統2003年8月25日當選首任民選總統,2010年以93%得票率連任,致力於發展國家建設,促進經濟,緩和社會矛盾,整體政局穩定。2015年12月18日卡加美總統推動公投修憲,新憲法規範總統任期5年,連選得連任1次。卡加美總統2017年8月以98.79%高得票率第三度當選總統。
- 社會概況:人民大都散居於山稜間從事農牧業,過著簡單原始生活。首都吉佳利人口約110萬人,為政治、經濟及交通中心。咖啡與茶是盧國主要的外匯來源,約三分之二的人口生活在貧窮線下。
- 財政收支:政府財政收入約為32億美元,支出43億美元。(2022年)
- 輸出總值:20.05億美元(2022年)
- 輸入總值:52.88億美元(2002年)
- 主要輸出項目:機械及交通運輸設備、鋼鐵、石化產品、水泥等建築材料
- 主要輸入項目:食品、活體動物、石油以外原物料、礦物油
- 主要出口國:剛果共和國、阿拉伯聯合大公國、瑞士、巴基斯坦、新加坡(2020)
- 主要進口國:中國大陸、印度、阿拉伯聯合大公國、烏干達、肯亞(2020)
- 我對該國輸出:286,425美元(2022年)
- 我自該國輸入:512,299美元(2022年)
- 境內較具規模之外貿組織:商工會(Chambre de Commerce et d'Industrie)
- 與各國關係:1962年9月18日加入聯合國。法國指控盧國執政黨在1994年種族屠殺前夕擊落法國飛機,其後十年間,雙方衝突不曾中斷。2006年法國決定中止與盧安達之外交關係。盧國與英美關係良好,此兩國亦是盧國主要經援來源。2009年11月29日盧安達成功加入大英國協(Commonwealth),成為大英國協第54個國家,也是大英國協第2個非前英國殖民地成員國(第1個是莫三比克)。成功加入大英國協顯示盧安達正逐步向英語世界靠攏,受惠於大英國協在政治、經濟及文化上的資源,提高其國內發展。法盧兩國也在盧國加入英國聯邦後復交,務實外交將是法盧兩國外交關係之基調。另2015年4月蒲隆地因現任總統擬競選連任引爆政治危機,大批難民湧入盧安達,人數高達7萬人,導致兩國關係緊張。蒲隆地2016年2月向聯合國指控盧安達提供蒲國難民軍事訓練,危及蒲國及區域和平。另盧國追捕潛逃至剛果之叛軍,與剛果軍隊不時發生衝突,兩國關係陷入緊張。
- 對外政策:中立政策
- 時差:較台灣慢6小時
- 駐館(或兼轄該國館處):我在該國未設處,該國事務由駐法國台北代表處兼理。
資料來源:亞西及非洲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