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旗說明:紅色的旗幟。中間新月抱星的圖案
- 國慶日:3月20日
- 加入聯合國日期:1956年11月12日
- 語言:阿拉伯語(官方語言)、法語、柏柏爾語
- 首都:突尼斯
- 面積:163,610平方公里
- 地理位置:北臨地中海,與阿爾及利亞及利比亞為鄰。
- 人口:12,510,000人 (2024年)
- 宗教:伊斯蘭教遜尼派(99%)、其他(包含基督教、猶太教、伊斯蘭教什葉派等)(1%)
- 幣制:Tunisian Dinar(TND)
- 匯率:1美元兌換3.14突尼西亞第納爾(2024年4月)。詳細匯率資訊建議至臺灣銀行(https://rate.bot.com.tw/xrt?Lang=zh-TW)或兆豐商銀(https://www.megabank.com.tw/personal/foreign-service/forex)網站查詢。
- 電壓:220V
- 主要媒體:報紙:La Presse、Al-Horria、Nouvelles de Tunisie等。電視:國營突尼西亞廣播及電視公司(Tunisian Radio and Television Establishmentm, ERTT) 、Hannibal TV(突國第一家民營電視公司)。廣播:Tunisian Radio 國營廣播台。另有國營的突尼斯非洲通訊社(Tunis Afrique Presse)
- 國名簡稱(中):突尼西亞
- 國名簡稱(英):Tunisia
- 政治制度:民主共和國/總統制
- 建國簡史/歷史概況:突尼西亞曾經是古迦太基國發源地。西元前8世紀,腓尼基人在北非建立迦太基城,當時迦太基城還只是腓尼基城邦泰爾的海外殖民地。西元前650年 ,脫離泰爾獨立,建立城市國家古迦太基。古迦太基強盛時,勢力涵蓋今日北非沿岸、西班牙中部、柯西嘉島、薩丁尼亞島、西西里島和馬爾他島, 首都迦太基富極一時,成為當時地中海地區最有活力的經濟強國。
古迦太基與羅馬共和國發生三次布匿戰爭均戰敗,並於西元前146年滅亡。迦太基被征服並成為羅馬共和國阿非利加行省,人口達60萬,為當時僅次於羅馬的第二大城。羅馬皇帝哈德良還修建巨大的馬加蓄水池和著名的安東尼浴場。在4世紀時,西羅馬帝國逐漸崩潰 ,西元439年汪達爾人乘機入侵迦太基,並佔領了非洲北部沿海大片土地,成立了汪達爾-阿蘭王國。西元698年,阿拉伯人入侵迦太基城,該城被嚴重破壞。
1217年-1221年,第五次十字軍東征橫掃過迦太基之後,這座歷經滄桑的古城幾乎損壞殆盡,終於完全消失在歷史中。
突尼西亞曾受鄂圖曼帝國長期統治(1574-1705),後自立王朝(les Husseinites)雖向鄂圖曼帝國稱臣,卻實際統治突國。在1881年時,隨著法國對殖民地的開拓,轉而成為法國保護國。
1956年3月20日,在殖民地獨立風潮之際,突尼西亞贏得了獨立,正式改名為突尼西亞王國,初期採君主立憲制,由Lamine Bey成為首任統治者。1957年7月25日,共和國宣告成立,民族主義領袖Habib Bourguiba就任首屆總統,建立嚴格一黨制國家,統治長達31年之久,直至1987年11月被罷黜,改由發動政變之Zine el Abidine Ben Ali取而代之。 - 國會:「茉莉花革命」後,突國於2011年10月23日舉行首次民主選舉,計110個政黨參選,選出217位制憲議會 (Assemblée nationale constituante) 成員,任期5年。該議會係臨時立法機構,於2012年2月起草新憲,2014年1月通過新憲,突國10月始依新憲選舉國民代表大會 (Assemblée des représentants du peuple) 成員161位,任期5年。Kaïs Saïed 總統經2021年政經動盪於2022年3月解散國會,6月底提交新憲法草案,7月通過憲法公投,新憲法將政治制度改為總統制,削弱國會地位,並將武裝部隊、政府和司法機構置於總統之下。突國2022年12月再度舉行國會選舉,選民大規模抵制投票。
- 內閣:總理由總統任命,現任總理為 Kamel Madouri (2024年8月7日就任)。
- 司法機關:設有最高司法委員會、最高法院、上訴法院、一審法庭及地方法庭。
- 元首:Kaïs Saïed (2019年10月23日就任)
- 外交部長:Mohamed Ali Nafti
- 主要政黨:伊斯蘭復興運動 (Ennahdha)、突尼西亞呼聲黨(Nidaa Tounes)、自由愛國聯盟(Union patriotique lbire)、人民陣線(Front populaire)、突國前景黨(Afek Tounes)、共和國大會黨(Congrès pour la République)等。
- 一般政情/政治情勢:突國因長久累積高失業率、政府效率不彰、普遍貧困及高糧價等問題,自2010年起陸續引發民眾抗議,政府於同年12月17日強行沒收一年青人賴以為生之攤販車,致該年輕人在鬧市自焚,嗣於2011年1月從零星騷亂升級為全國示威運動,導致數百人死亡,為突國史上最嚴重之反政府運動,稱之為「茉莉花革命」,總統Ben Ali因民意壓力而於2011年1月14日下台逃離突國,突國隨後成立「民族團結政府」,直至2014年1月通過新憲法,同年10月26日舉行國會選舉,11月23日及12月21日舉行總統選舉由Béji Caïd Essebsi當選總統。2019年年底總統大選由Kaïs Saïed當選,10月宣誓就職。2024年10月總統大選由Saïed高票連任。
- 社會概況:突國社會大致穩定,社會上存在著龐大的受過教育中產階級族群。政府長年致力於削減貧窮與提昇婦女權益,然而突國人民逐漸認為社會穩定及經濟繁榮源於政治自由權的開放,要求擴大政治自由權的呼聲與日俱增,爰自2010年12月中旬起因民眾抗議貧窮及失業問題,與地方政府及警方爆發流血衝突,並引爆有史以來最嚴重反政府示威。 根據2021年聯合國開發計畫署所公布的全球189個國家人類發展指數(HDI)排行中,突尼西亞名列第90位。
- 財政收支:歲入約157.66億美元,歲出約190.68億美元 (2024年)
- 輸出總值:197億美元 (2023年)
- 輸入總值:252億美元 (2023年)
- 主要輸出項目:服飾、紡織品及半成品、農業品、機械產品、化工產品、電器設備
- 主要輸入項目:紡織原料、機械設備、農產品、化工原料、食品
- 主要出口國:法國、義大利、德國、利比亞
- 主要進口國:義大利、法國、中國、德國、土耳其、阿爾及利亞、西班牙
- 我對該國輸出:38,418,458美元 (2023年)
- 我自該國輸入:95,451,285美元 (2023年)
- 境內較具規模之外貿組織:外國投資推廣署(Agence de promotion de l'investissement extérieur)
- 與各國關係:1956年11月12日加入聯合國,為不結盟運動、非洲團結組織、阿盟之會員國。對以色列問題持溫和立場。與美國、俄羅斯關係皆良好。與歐盟(特別是法國)維持良好關係,加強與美國經貿合作以降低對歐盟的依賴。突國與敘利亞及葡萄牙的雙邊合作廣泛,遍及農業、能源、石油、礦業、教育、財政等。
- 對外政策:與重點國家(法國、歐盟、美國及鄰近國家)維持友善關係。目前致力於加強與中國、敘利亞及葡萄牙的雙邊關係。
- 時差:比臺灣慢7小時(夏令時間慢6小時)
- 駐館(或兼轄該國館處):臺灣駐的黎波里商務代表兼轄(目前該館暫停館務運作,現由我駐法國代表處代管)
資料來源:亞西及非洲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