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旗說明:橙色象徵著北方肥沃的土地(熱帶草原),白色代表和平與團結,綠色代表著南方的森林和對未來的希望
- 國慶日:8月7日
- 加入聯合國日期:1960年9月20日
- 語言:法語(官方語言)
- 首都:雅穆索戈(Yamoussoukro)。惟中央政府機關、國會與外交機構等仍多位於經濟首都阿比尚(Abidjan)。
- 面積:322,462平方公里
- 地理位置:位於西非的國家,東接迦納,南臨幾內亞灣,西及賴比瑞亞和幾內亞,北鄰馬利、布吉納法索。
- 人口:2,582萬(2020年1月)
- 宗教:伊斯蘭教(38.6%)、基督教(32.8%)、傳統信仰
- 幣制:西非法郎(XOF)
- 匯率:西非法郎與歐元間採固定匯率,1歐元兌換655.957西非法郎(XOF)。
1美元兌換613.905西非法郎(2023年6月)
詳細匯率資訊建議至臺灣銀行(https://rate.bot.com.tw/xrt?Lang=zh-TW)或兆豐商銀(https://www.megabank.com.tw/personal/foreign-service/forex)網站查詢。 - 電壓:220伏特
- 主要媒體:廣電媒體 Radiodiffusion-Télévision Ivoirienne、RTI 1、RTI 2;報紙Fraternite Matin、Soirinfo、L’inter、Le Nouveau Reveil 、Le Patriot
- 國名簡稱(中):象牙海岸
- 國名簡稱(英):Republic of Côte d'Ivoire
- 政治制度:共和國、總統制
- 建國簡史/歷史概況:1893年法國人建立象牙海岸殖民地,1898年法人控制全境,1904年象牙海岸加入法屬西非聯邦,1944年伍弗布尼(Félix Houphouet-Boigny)創立非洲農民工會(Syndicat Agricole Africain)致力改善農民生活條件,該組織後來演變成象牙海岸民主黨(PDCI),持續推動象國獨立運動。1960年8月7日象牙海岸取得獨立,伍氏成為首任總統。獨立建國以來,象國享有近40年的政治穩定環境,在1960年至1975年間,每年平均經濟成長率超過6.8%,工業萌芽,現代化建設開始興建,象國自此即被視為西非的典範國家。 象國於1999年12月發生首次軍事政變,治安及經濟情況惡化,2000年10月22日舉行總統大選,象牙海岸人民陣線(Ivorian Popular Front, FPI)總統參選人巴博(Laurent Gbagbo)經選舉委員會於10月26日公布確認勝選。惟嗣因政爭引發南北分治、國土分裂、族群衝突,混亂局面長達10年之久,社會嚴重失序,經濟奄奄一息。象國於2010年11月28日舉行總統大選,反對黨領袖瓦達哈(Alassane Ouattara)獲得勝選,國際社會隨即予以承認,惟在任的總統巴博卻自行宣稱獲勝並且宣誓就職,引發嚴重內戰,死亡及失蹤人口超過3,000人。巴博於2011年4月11日被逮捕後,內戰終告結束,瓦達哈總統則在同年5月正式宣誓就職。
- 國會:國會共分參議院(Sénat)及國民議會(Assemblé Nationale),國民議會席次為255席,由直選產生,任期5年。現任國會於2021年3月就任,任期至2025年結束。
2016年通過新憲法增設參議院,共99席。於2020年實施。任期5年,1/3席次由總統任命,2/3席次間接普選產生。 - 內閣:行政部門以總理為首長。總理由總統任命。現任總理Robert Beugré Mambé於2023年10月16日由瓦達哈總統任命為總理,10月17日發布新任內閣名單,新任內閣由3名國務秘書與27名部長組成,另有權理部長2名。
- 司法機關:最高法院下有司法法庭、審計法庭、憲法法庭及行政法庭4個分庭
- 元首:瓦達哈( Alassane Ouattara)
- 外交部長:Kacou Houaja Léon Adom
- 主要政黨:自實施多黨民主制以來,現有150多個合法政黨。主要的政黨有象牙海岸民主陣線(Ivorian Popular Front, FPI)、象牙海岸民主黨(Democratic Party of Cote d'Ivoire, PDCI)、象牙海岸民主和平聯盟(Union for Democracy and Peace in Cote d'Ivoire, UDPCI)、共和聯盟(Rally of the Republicans, RDR)。
- 一般政情/政治情勢:象國於2015年10月25日舉行總統大選,瓦達哈總統於第一輪選舉以83.66%得票率獲選連任,同年11月3日宣誓就職。象國於2016年10月30日公投通過憲法修正案,增設副總統一職及參議院。2010-2011年間支持瓦達哈總統後獲納編入政府軍的民兵2017年1月及5月兩度於Bouaké發動兵變,要求政府支付承諾之津貼,嗣在政府支付1,200萬西非法郎津貼後落幕,然2018年1月Bouaké市再傳槍響,前民兵撫卹問題已成為象國政治社會秩序不穩定因素。象國2018年3月24日在反對黨抵制下,舉行首屆參議院選舉,直選66席參議員,執政聯盟獲得絕對多數席次,2023年9月16日舉行第二屆參議員選舉,在直選之66席參議員中,執政黨(RHDP)仍取得超過50席之絕對多數席次。
象國修憲後,總統任期次數得重新起算一次;惟已經兩度就任總統之瓦達哈多次向外界表達,不再追求第三度連任,獲國際正面肯定,亦間接促成其先前對手Laurent Gbagbo與Henri Konan Bédié放棄競選。惟瓦達哈屬意之接班人Amadou Gon Coulibaly總理,於2020年7月因心臟病身故,爰瓦達哈總統再次臨時參與同年10月31日之象國總統大選,並於第一輪選舉以95.31%得票率,三度連任總統職位。 - 社會概況:象牙海岸自1960年獨立以來,即採行自由市場經濟體制,在國內外投資和貿易上相當自由且開放,對外商採歡迎態度。然受到其政治動亂的影響,2006年的外人直接投資減少約32%,約為1億7千2百萬美元,其中一半的外資投資於電信部門,約有12%的外資投資於石油及天然氣部門。然在2011年4月內戰結束後,南北族群融合及軍隊納編問題處理良好,全國完成統一,象國政治風暴可謂暫告結束。象牙海岸度假勝地Grand Bassam於2016年3月13日遭「伊斯蘭北非蓋達組織」(AQIM)恐怖攻擊,造成18人死亡,象國政府投入800億西非法郎(約計1億2,200萬歐元)加強各項反恐措施。
- 財政收支:象國2020年歲出及歲入均約128.3億歐元。
- 輸出總值:105億美元(2020年)
- 輸入總值:100億美元(2020年)
- 主要輸出項目:可可豆、橡膠、可可醬、金、腰果等堅果
- 主要輸入項目:原油、米、冷凍魚、包裝藥品、車輛
- 主要出口國:荷蘭、瑞士、美國、法國、馬來西亞
- 主要進口國:中國、法國、奈及利亞、印度、荷蘭
- 我對該國輸出:31,693,000美元(2022年)
- 我自該國輸入:1,090,000美元(2022年)
- 境內較具規模之外貿組織:非洲開發銀行集團。參與之國際組織有ACP,非洲開發銀行,非盟,ECOWAS,EITI(合規國家),協約國,FAO,FZ,G-24,G-77,IAEA,IBRD,ICAO,ICC,ICCt,國際勞工組織,國際刑警組織,國際刑事警察組織,國際刑事警察組織,國際標準化組織,國際電聯,國際電聯,非政府組織,馬里,馬里穩定團,聯剛穩定團,不結盟運動,伊斯蘭會議組織,聯合國工業發展組織,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拉丁文,世貿組織,萬國郵聯,世界衛生組織(區域),西非經貨聯盟,世界海關組織,世界非政府組織,世衛組織,世界知識產權組織,世界氣象組織,世貿組織。
- 與各國關係:象牙海岸危機深受「西非經濟共同體」(CEDEAO)與「非洲聯盟」(UA)重視,該二組織視象國穩定為西非區域安定基石,積極推動協調活動。象國過去曾懷疑鄰國布吉納法索透過資助反叛軍干涉內政,兩國頗有芥蒂,直至布國龔保雷總統以「西非經濟共同體」主席身份介入象國內部危機協調,象、布兩國始於2008年7月29日簽署友好合作協定。2015年9月底象國現任國會議長Guillaume SORO疑似涉入布國總統衛隊(RSP)軍事政變,象布友好關係蒙上陰影,布國政府於2016年4月底撤銷S議長國際通緝令,兩國關係恢復正常,2016年布、象兩國分別遭遇恐怖攻擊後,雙邊進一步加強安全、反恐合作。
象國自瓦達哈總統自上台以來,政爭危機解決,國家趨於平靜,重新在西非區域扮演重要角色。瓦達哈總統多次出訪西非國家及歐美亞各國,與各國關係良好,2016年2月象國獲美國「千禧年挑戰理事會」(Millennium Challenge Corporation, MCC)允諾提供3-3.5億美元援助。同年5月世界銀行於巴黎召開資助方大會,象國獲154億美元援款承諾,以進行2016-2020年發展計畫。聯合國宣布撤銷對象國武器禁運制裁,維和部隊亦於2017年6月撤離。美國亦於2016年9月宣布解除對象國實施10餘年的經濟制裁。 2017年6月2日象國當選為2018-2019聯合國安理會非常任理事國,2023年10月10日象國連任人權理事會之成員國,任期將自2024年1月1日起始,任期為三年。 - 對外政策:爭取外國財政援助
- 時差:較臺灣慢8小時
- 駐館(或兼轄該國館處):駐象牙海岸台北代表處
資料來源:亞西及非洲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