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旗說明:國旗為白藍紅三色旗
- 國慶日:6月12日
- 加入聯合國日期:1945年10月24日
- 語言:俄語
- 首都:莫斯科
- 面積:17,075,200 平方公里
- 地理位置:領土橫跨歐亞大陸,東西最長達9,000公里,南北最寬達4,000公里,位於歐洲東部及亞洲北部,南部是高加索北坡,西北部是希比內山,烏拉山以東之亞洲部分是西伯利亞平原,東南緣是阿爾泰山脈。共與14國接壤,國界共計20,017公里:亞塞拜然284公里、白俄羅斯959公里、中國3,645公里、愛沙尼亞294公里、芬蘭1,340公里、喬治亞723公里、哈薩克6,846公里、北韓19公里、拉脫維亞217公里、立陶宛227公里、蒙古3,485公里、挪威196公里、波蘭206公里、烏克蘭1,576公里。
- 人口:1.46億人(2024年)
- 宗教:東正教
- 幣制:盧布(RUB)
- 匯率:自2022年2月俄烏戰爭以來,盧布兌換美元匯率波動較大,一美元可兌換盧布在80-100間浮動,詳細匯率資訊建議至台灣銀行或兆豐商銀網站查詢(2024年11月更新)
- 電壓:220 伏特
- 主要媒體:主要電視台:第一頻道、俄羅斯電視台(RTR)、獨立電視台(NTV)、TV-Center電視台。主要廣播電台:燈塔廣播電台、莫斯科回聲廣播電台、自由廣播電台、俄羅斯之聲(對海外廣播)。
主要報紙:莫斯科共青團報、消息報、勞動報、俄羅斯日報、莫斯科晚報、商人報、 The Moscow Times(英文)。
主要雜誌:新時代週刊、總結週刊、專家週刊、權力週刊;今日亞非月刊、世界經濟與國際關係月刊、遠東問題雙月刊。
主要通訊社:「伊塔-塔斯社」(ITAR-TASS)、「國際文傳社」(Interfax)、「俄羅斯新聞社」(RIA-Novosti)。
- 國名簡稱(中):俄羅斯
- 國名簡稱(英):Russia
- 政治制度:俄羅斯政體為三權分立之民主憲政體制之聯邦共和國。國家政權由總統、聯邦議會(即國會)、聯邦政府、聯邦各法院以及各級地方政府行政、立法、司法等部門所組成。
- 建國簡史/歷史概況:1、基輔羅斯時代(The Kievan Period: 859—1240年) :西元862年奧列格(Oleg)大公在基輔 (Kiev)建立大公國,定希臘正教為國教,後以莫斯科(Moscow)為中心,建立莫斯科公國。
2、韃靼統治時代(The Appanage Period: 1241—1480年) :西元1241年,蒙古人入侵並統治俄羅斯達240年之久。
3、 帝俄時代(The Imperial Period: 1481—1917年) :
(1) 西元1481年,莫斯科大公伊凡三世推翻蒙古統治,建立沙皇帝國。
(2) 西元1613年,羅曼諾夫受擁立為沙皇,建立羅曼諾夫王朝,統治俄羅斯達三個世紀。期間俄羅斯帝國向東、向西擴張版圖,成為歐洲強國。
4、蘇聯時期(The Soviet Period: 1917—1991年) :
(1) 西元1917年,列寧領導之布爾什維克共產黨人發動「十月革命」奪取政權,建立俄羅斯社會主義蘇維埃聯邦共和國(即今俄羅斯聯邦之前身)。
(2) 西元1922年,俄羅斯社會主義蘇維埃聯邦共和國聯合其他11個共和國建立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USSR),簡稱蘇聯(Soviet Union);二次戰後併吞波羅的海三國,蘇聯成員國為15個加盟共和國。
5、俄羅斯聯邦(1991—):西元1991年蘇聯瓦解,俄羅斯聯邦繼承其國際法人地位。 - 國會:國會稱聯邦議會(Federal Assembly),分為上、下兩院,由上院「聯邦會議」(Federation Council)及下院「國家杜馬」(State Duma)組成。上院由聯邦行政主體各指派一名行政代表及一名立法代表組成,共170席,主席為馬特維延科(Valentina Matvienko)。上院管轄範圍包括批准俄聯邦主體邊界的修改、批准關於宣佈緊急狀態的總統令、決定俄聯邦武裝力量境外派兵問題、決定俄聯邦總統選舉、彈劾總統、任命俄聯邦憲法法院、最高法院、最高仲裁法院院長及任免俄聯邦總檢察長等。國家杜馬則有450席議員,國會選舉採政黨比例、單一選區各半制度,各225席。由得票超過5%之政黨依所獲選票比例分配產生,任期5年,行使對總統提出的政府總理人選投票表決贊成或反對、決定是否對政府信任的問題、任免中央銀行行長、依照許可權通過聯邦法律和命令。第八屆國家杜馬議會選舉於2021年9月17日至19日舉行,依席次多寡分別為統一俄羅斯321席、俄羅斯共產黨57席、正義俄羅斯28席、自由民主黨23席、新人民黨15席及2席自主參選。議長為前克里姆林宮副幕僚長瓦洛金(Vyacheslav Volodin)。
- 內閣:內閣總理(聯邦政府主席)由總統提名獲國家杜馬同意後任命,獲任命後向總統提出內閣副總理(聯邦政府副主席)及部會首長建議名單,現任總理:米舒斯丁(Mikhail Mishustin)。
- 司法機關:最高司法委員會,由12名法官、律師及法學專家學者組成。
- 元首:普丁(Vladimir Putin)總統
- 外交部長:拉夫羅夫(Sergey Lavrov)
- 主要政黨:統一俄羅斯黨(United Russia, EP)為第一大黨,黨主席為現任國家安全會議副主席梅德韋傑夫(Dmitry Medvedev),其次依國會下院議員席次多寡排列有共產黨(Communist Party of Russian Federation, CPRF)、正義俄羅斯黨(A Just Russia Party)、自由民主黨(Liberal Democratic Party of Russia, LDPR)及新人民黨(New People)。
- 一般政情/政治情勢:1. 2000至2008年普丁總統在位8年,2008年3月梅德韋傑夫當選總統,普丁則出任總理,2012年及2018年普丁再度當選總統,梅德韋傑夫則出任總理。2020年7月通過修憲案,新規定為年齡35歲以上,長期居住俄國25年以上且無外國公民或居留身分者始得被選為俄羅斯總統,任期6年,至多連任1次;曾擔任或正擔任俄國總統者,其任期上限將不包括修正案生效之時曾經(或正)擔任此職務之任期。此意謂普丁總統2024年任期屆滿後,仍可參選並得連任2次,任期可至2036年。
2. 普丁總統以強人政治加強對地方及媒體管控,為振興經濟,推動民生改革,積極提倡愛國主義,俄羅斯國際地位大幅提升,政局穩定。
3. 2014年俄國與烏克蘭發生領土衝突,俄國趁機兼併克里米亞半島,因此受歐美制裁,經濟發展大受打擊,採行進口替代,執行轉向東方政策,全力發展與亞太國家關係。
4. 2022年2月24日普丁總統宣布對烏克蘭展開「特別軍事行動」,以使烏國「去納粹化」及「去軍事化」,再次遭受歐美陣營高強度制裁,2022年9月28日俄羅斯宣佈在烏克蘭四州盧干斯克州(盧干斯克人民共和國,Lugansk People's Republic)、頓內次克州(頓內次克人民共和國,Donetsk People's Republic)、赫爾松州(Kherson)和札波羅熱州(Zaporizhzhia)舉行的入俄公投皆通過,2022年10月5日普丁總統簽署將上述四地區納入俄國領土的文件,俄國宣稱聯邦主體增加為89個。俄烏之戰目前難見和平曙光,歐美制裁只會加劇,俄國並揚言,為保護以上四個領地,可能使用任何武器,其中包括戰略核武器,俄與西方關係難有改善空間。 - 社會概況:1. 歷經蘇聯解體,1990年代初期俄羅斯政局動盪,通貨膨脹嚴重,社會貧富懸殊,失業率及犯罪率均高,治安不佳;自1999年6月起,俄羅斯3年內二度出兵車臣,後雖於車臣成立親俄政權,惟車臣恐怖份子曾多次於俄國境內發動恐怖攻擊。此外,2024年3月22日莫斯科番紅花城市廳(Crocus City Hall)發生恐攻襲擊,造成144人死亡及551人受傷,係20年來傷亡最為嚴重之案件。
2. 2000年普丁總統上台後,政情穩定,治安改善,經濟逐年成長。2014年俄羅斯併吞克里米亞後持續受到美歐國家經濟制裁,盧布持續貶值,經濟衰退,自2017年開始復甦。
3. 2022年2月24日俄國對烏克蘭展開特別軍事行動,美歐諸多國家對俄羅斯展開有史以來更為嚴厲的制裁,領域包括經濟、金融、貿易、物流、空運及人員,影響俄羅斯金流及物流,導致物價上漲但不虞匱乏,社會秩序穩定。2022年9月21日普丁總統宣布部動員徵召30萬備役軍人守衛1千餘公里俄烏衝突線及俄軍控制之烏國領土,不少俄國男子紛紛出走鄰國土耳其、蒙古、哈薩克、喬治亞及亞美尼亞等國,亦有民眾上街抗議,被警方以參加未經核准遊行拘捕。俄國立法規定不得詆毀軍人及特別軍事行動,違者處以罰款甚至判刑坐監。 - 財政收支:國內生產毛額(GDP):172.15兆盧布(2023年),人均GDP:1,176,687.4盧布(2023年)
- 輸出總值:4,251億美元(2023年)
- 輸入總值:2,851億美元(2023年)
- 主要輸出項目:原油、石油產品、天然氣、木材、木製品、金屬、化學製品、軍民工業產品
- 主要輸入項目:機械設備、消費品、醫藥、肉類、糖類、金屬半成品
- 主要出口國:中國、 荷蘭、德國、土耳其、白俄羅斯、南韓、義大利、哈薩克、美國、英國
- 主要進口國:中國、德國、美國、白俄羅斯、義大利、日本、法國、南韓、哈薩克、波蘭
- 我對該國輸出:2023年全年:793,284,578美元;2024年1至5月:264,288,733美元
- 我自該國輸入:2023年全年:4,273,122,662美元;2024年1至5月:1,810,698,411美元
- 境內較具規模之外貿組織:俄羅斯商工總會(The Russian Federation Chamber of Commerce and Industry)、俄羅斯出口中心(The Russian Export Center)
- 與各國關係:1. 加強與獨立國協之多邊及雙邊合作,與所有獨立國協會員國發展睦鄰及戰略夥伴關係。
2. 建立與全歐民主體系國家穩定之安全合作關係,其中與歐盟之關係尤佔關鍵地位(俄羅斯於1994年6月24日與歐盟簽署「伙伴與合作協定」;1997年5月27日與北約簽署「相互關係、合作與安全基本法」);但2022年2月24日俄國對烏克蘭展開「特別軍事行動」以來,以及2022年9月30日俄國將俄與歐盟關係已停滯甚至倒退。
3. 俄羅斯與美國之互動為改善國際情勢及保障全球戰略穩定之必要條件,其中最重要者為裁軍、監督大規模毁滅性武器之擴散、協調區域衝突,反對美國部署飛彈防禦系統。
4. 俄羅斯與亞洲國家關係之重點在於積極參與APEC、ASEAN及上海合作組織(SCO)之活動,優先與中國及印度強化關係(俄中新時代全面戰略協作夥伴關係及俄印特別及特權的戰略夥伴關係)。與日本發展長期睦鄰合作符合兩國利益,但日本加入制裁俄國對烏克蘭展開「特別軍事行動」以來,俄日關係已趨冷淡。
5. 俄羅斯致力追求中東局勢之穩定,此亦包括波斯灣及北非地區在內。俄羅斯亦擴大與非洲國家及中南美洲國家之互動。
6. 俄官方發表之「2020年俄羅斯能源戰略」指出,中亞地區獨立國協國家是俄國際能源合作重點方向,加上伊斯蘭國(IS)等宗教極端勢力直逼俄羅斯南部,維持在中亞地區影響力也攸關俄國家安全問題。
7. 2022年2月24日俄國對烏克蘭展開特別軍事行動後,俄國與美國及歐洲國家關係緊繃,美國為首之西方陣營國家對俄國展開前所未有之嚴厲制裁,以西方國家為主的28國驅逐俄國外交官,俄國也對等回應。俄國並於2022年3月7日宣布48國為對俄不友好國家(美國、加拿大、歐盟成員國、英國暨其部分海外領地、紐西蘭、瑞士、日本、韓國、台灣、澳洲、新加坡,烏克蘭、阿爾巴尼亞、安道爾、冰島、列支敦斯登、密克羅尼西亞聯邦、摩納哥、挪威、聖馬利諾、北馬其頓、蒙特內哥羅)。 - 對外政策:1. 優先在周遭構建安全及穩定之環境,爰積極加強與獨立國協(CIS)之合作關係,尤其在拓展多邊貿易及安全領域。2010年俄羅斯與白俄羅斯及哈薩克簽署「關稅同盟」,冀以此擴展全面性合作,2011年該三國總統簽署協議成立「歐亞聯盟」,組織一個超國家聯盟。2014年5月29日該三國簽約正式成立「歐亞經濟聯盟」(Eurasian Economic Union,簡稱EAEU),俄國積極推動該聯盟與中國「一帶一路」倡議對接。
2. 俄羅斯在伊朗發展核武、敘利亞內亂、美歐軍事基地等諸多國際重要議題上採行與西方不同調之強勢政策,其中北約(NATO)東擴政策更令俄羅斯嚴重關切其國土安全受威脅,加以2021年11月美國及北約在黑海舉行大規模軍演,俄國因此於2021年12月分別向美國及北約提出安全保障協議草案,俄方主要訴求有三點:北約不擴張、不在俄國邊境附近布署攻擊性武器、將北約在歐洲的軍事設施恢復至1997年「俄-北約基本協定」時之位置,此乃俄國主張之俄國與歐洲之安全不可分割原則,但美國及北約均未允諾,此成為2022年2月24日俄國對烏克蘭展開特別軍事行動導火線之一。
3. 俄羅斯與美國互動影響國際情勢及裁軍、監督大規模毀滅性武器擴散及協調區域衝突等全球戰略發展。2014年烏克蘭危機及2022年2月24日俄國對烏克蘭展開「特別軍事行動」至今,致俄與美歐西方陣營國家關係驟降。2022年9月30日俄國宣布將頓涅茨克人民共和國(Donetsk People's Republic、盧甘斯克人民共和國(Lugansk People's Republic)、紮波羅熱(Zaporizhzhia)州和赫爾松(Kherson)州併入俄羅斯聯邦版圖後,俄國與烏克蘭及其西方歐盟友之緊張關係再次升級,俄烏之戰恐引發核打擊也令人擔憂。
4. 在當前俄國受美歐制裁之情況下,俄國強調建立多極世界秩序體系,遵循聯合國為核心的國際體系及國際法為基礎的國際秩序,以解決國際及區域問題,俄國繼續運用其主導或扮演重要角色的多邊機制例如上合組織(SCO)、金磚國家(BRICS)、歐亞經濟聯盟(EAEC)、集體安全條約組織(CSTO)及獨立國家國協(CIS) 與西方競逐,並拉攏亞洲、非洲及拉丁美洲未加入對俄制裁行列之國家。 - 時差:首都莫斯科較台灣慢5小時(俄國共有11個時區)
- 駐館(或兼轄該國館處):台北莫斯科經濟文化協調委員會駐莫斯科代表處(Representative Office in Moscow for The Taipei-Moscow Economic and Cultural Coordination Commission)
資料來源:亞西及非洲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