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旗說明:由右上至左下分成橙色與紅色的旗幟,中央為白龍。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4%B8%8D%E4%B8%B9%E5%9B%BD%E6%97%97 - 國慶日:12月17日
- 加入聯合國日期:1971年9月21日
- 語言:Dzongkha(宗卡語,近西藏語)
- 首都:辛布市
- 面積:38,394平方公里
- 地理位置:地處喜馬拉雅山南坡。北部、東北、西北與中國為鄰;南部與印度接壤。境內多山,北高南低。
- 人口:約78.23萬人(2020年7月)
- 宗教:藏傳佛教
- 幣制:努札姆(Ngultrum),與印度盧比等值
- 匯率:詳細匯率資訊建議至臺灣銀行(http://rate.bot.com.tw/xrt?Lang=zh-TW)或兆豐商銀(https://www.megabank.com.tw/personal/foreign-service/forex)網站查詢
- 電壓:220 V
- 主要媒體:1973年成立的國營不丹廣播公司是國內唯一的電視服務供應商,用不丹語、英語、尼泊爾語廣播。1999年開通電視服務。
不丹國營報紙Kuensel(昆色爾)週報於每週三與週六出刊,用不丹語、英語、尼泊爾語發行,並在網路上更新:另2006年開始發行不丹時報及不丹觀察員報兩份民營報紙。2008年開始發行「今日不丹」英語日報,2009年開始發行「不丹商業」報導財經金融消息。
- 國名簡稱(中):不丹
- 國名簡稱(英):Bhutan
- 政治制度:不丹於2007年自君主專制國家轉為君主立憲國家,2008年3月並舉行首次大選。現任國王為Jigme Khesar Namgyel Wangchuck(旺楚克國王)。
- 建國簡史/歷史概況:7世紀,佛教引進不丹,從此佛教在不丹扮演重要之地位。 9世紀開始形成獨立部落。12世紀後藏傳佛教逐漸執掌權力,實行政教合一。西藏與不丹的宗藩關係在18世紀頗羅鼐掌政西藏的時期確立。18世紀後期英國侵入,淪為英國的保護地,1907年建立不丹王國,之後對外關係接受英國「指導」;印度獨立後於1949年8月同不丹簽訂條約,對外關係接受印度「指導」。 2008年3月不丹舉行選舉後,產生議會民主制政府,由繁榮民主進步黨主席Jigme Y. Thinley就任首任總理,正式確立君主立憲,雖然國王仍是一國之首,但行政權已歸總理和內閣。
- 國會:國會分上議院(National Council)及下議院(National Assembly)。上議院共25席,其中20席為民選,5席由國王指派。根據不丹憲法,上議員參選者必須獨立參選,不得隸屬於任何黨派。上議員執掌係監督政府作為、審查法案、向國王建言,並可自行提出財政以外的法案,惟並無實權。下議院共47席,由人民直選。總理由下議院勝選之政黨推出人選後,經國王提名並經國會同意後任命。
- 內閣:現任總理為Lotay TSHERING(羅泰•策林),領導之部長會議(Council of Ministers)負責政務,政府設有11個直屬機構。
- 司法機關:採最高法院體制(Supreme Court),但國王擁有最高司法權力,包括受理最高上訴案件。
1968年在首都廷布設立高等法院,包括首席法在內共有8名法官,其中2名由國民議會選出,任期5年,其餘由國王指派,任期由國王決定。各宗設有地方法院,由國王任命的宗長和地方法官負責處理地方訴訟案件。現任首席大法官為林波‧酋哥雅‧達哥‧領格汀旺(Lynopo Chogyal Dago Rigdzin)。 - 元首:現任國王為Jigme Khesar Namgyel Wangchuck(旺楚克國王)。
- 外交部長:外交大臣為Tandi Dorji。
- 主要政黨:不丹共有5個政黨,主要政黨為執政之不丹團結黨(Druk Nyamrup Tshogpa,DNT,2013年成立,佔下議院47席位之30席,主席為現任總理Lotay TSHERING﹝羅泰•策林﹞)、在野黨人民民主黨(People’s Democratic Party, PDP,2007年成立,佔下議院47席位之17席,現任主席為前總理Tshering Tobgay﹝策林•托傑﹞)及在野黨和平繁榮進步黨(Druk Phuensum Tshogpa, DPT,2007年成立,現任主席為為前農業部長Pema Gyamtsho)。
- 一般政情/政治情勢:2013年不丹舉行第二屆國會選舉,上議院選舉於4月23日舉行,順利選出20位上議員,下議院則分兩輪投票,第一輪於5月31日選出得票數前兩名之政黨—繁榮進步黨及人民民主黨,第二輪於7月13日就第一輪獲選政黨推出之個別候選人進行投票,原在野之人民民主黨意外獲得下議院32個席次,原執政之繁榮進步黨僅贏得15席,不丹首次政黨輪替,人民民主黨主席Tshering Tobgay(策林•托傑)出任總理。2018年不丹舉行第三屆國會選舉,由不丹團結黨(Druk Nyamrup Tshogpa,DNT)政黨領袖Lotay TSHERING(羅泰‧策林)獲選擔任總理,並於同年11月7日就職,這是DNT政黨首次組閣執政,也是不丹第二次政黨輪替。
- 社會概況:不丹是全球唯一以GNH(國家快樂指數)取代GDP(國家經濟成長)的國家,依據2018年世界銀行統計不丹人均GDP值約3,243.64美元。
GNH的主要措施如下:
1、免費的醫療體制。
2、佃農擁有自己的土地。
3、免費的教育制度(含出國留學)。 - 財政收支:收8.3億美元、支7.4億美元(2020年)
- 輸出總值:2.62美元(2018年)
- 輸入總值:7.55億美元(2018年)
- 主要輸出項目:電力、矽鐵合金、水泥
- 主要輸入項目:能源、汽車、機械及零組件、纖維
- 主要出口國:印度(83%)、香港(10.8%)
- 主要進口國:印度(72%)、韓國(6%)
- 我對該國輸出:88,840美元(2019年)。主要產品:自動資料處理機、石油及提自瀝青礦物之油類、 自動調節或控制用儀器、智慧手機、手鋸
- 我自該國輸入:41,650美元(2019年)。主要產品:身體除臭劑、卑金屬非電動鈴、書籍、 天然蜜、木質珠寶箱
- 境內較具規模之外貿組織:不丹商工總會
- 與各國關係:不丹國王Jigme Khesar Namgyal Wangchuck偕王后Jetsun Pema及小王儲Jigme Namgyel Wangchuck應莫迪總理邀請,2017年10月31日赴印度進行為期4天之國是訪問,係印「中」洞朗軍事對峙結束,兩國邊境情勢緩和後,首次訪問印度。
2018年係印度與不丹建交50週年,不丹前總理托杰(Tshering Tobgay)率團於7月5日訪問印度3天,期間分別與莫迪總理及外長Sushma Swaraj,並晉見總統Ram Nath Kovind。 - 對外政策:印度不僅為不丹保護國,並常干涉其外交及軍事。不丹與印度的關係是根據1949年8月8日和平友好條約為基礎,該條約保證印度在不丹外交事務上保持中立態度,且依印度外交政策發展自身外交。1961年以後,不丹曾多次表示自身主權完整,自1971年不丹在印度同意下加入聯合國後,遂開始與印度以外國家展開接觸;自2008年前總理Jigme Thinley就任後,改採積極外交政策,不丹現與歐盟及53個國家維持外交關係,在印度、孟加拉、泰國及科威特設有大使館,另在紐約、日內瓦設立代表團;並為「南亞區域合作協會」(SAARC)成員。
不丹雖與中國大陸毗鄰,惟未與中國大陸建交,不丹也是同時與美國、中國及我國沒有建立正式邦交的國家。 - 時差:比台灣慢2小時
- 駐館(或兼轄該國館處):由駐印度代表處兼轄
資料來源:亞東太平洋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