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旗說明:諾魯國旗與國徽上均有一顆星及12個尖角,代表該國12個宗族。
諾魯之國徽中有一隻國鳥—Frigate-bird,諾魯人認為此鳥為天國之信差,好運的象徵(symbol of good luck)。以往諾魯人馴養此幼鳥,並在其翅膀打洞作記號,爾後利用馴養之鳥引來同伴。 - 國慶日:1月31日
- 加入聯合國日期:1999年9月
- 語言:官方語言為英語,通用語言為英語與諾魯語。
- 首都:雅連
- 面積:21.2平方公里
- 地理位置:諾魯係孤懸於中太平洋赤道以南42公里中之蕞爾小島,夏威夷在諾魯東北方約4,500公里,雪梨在其西南方約4,000公里,諾魯較台灣時間快四小時。
- 人口:約10,000人,18歲以下佔總人口50%。男女比率為49:51。平均壽命男性為58.78歲,女性為66.06歲。中國大陸僑民約200人,無台灣僑民。
- 宗教:基督教及天主教
- 幣制:澳幣
- 匯率:諾魯使用澳幣,以台灣銀行109年5月4日匯率計算,1澳幣兌換19.01台幣
- 電壓:240V 50HZ
- 主要媒體:Nauru TV、Radio Nauru、MWINEN KO 月刊均屬政府媒體處。Digicel有線電視。
- 國名簡稱(中):諾魯
- 國名簡稱(英):Nauru
- 政治制度:民主共和國,由人民選出19位國會議員,再由議員間選出總統,諾魯無政黨,僅有執政派及反對派國會議員之分,加入執政派或反對派議員由議員依利益及政治傾向決定,國會議員任期3年。
- 建國簡史/歷史概況:三千年前密克羅尼西亞人與波里尼西亞人在諾魯定居,賴椰子、野果與魚為生。 1798年英國捕鯨船船長John Fearn自紐西蘭赴中國途中來到諾魯,將之命名為“快樂島“,此後30、40年捕鯨者、伐木者及海盜行經此島,並引進槍與酒,曾導致島上10年戰事。1888年德國將諾魯併入其在馬紹爾之保護領地,1914年改由澳洲佔領,1920年國聯授權澳洲、紐西蘭與英國三國共同託管,二次大戰期間為日本佔領,1947年再度成為聯合國託管地,由澳洲管理。1968年1月31日宣布獨立。
諾魯兩度全國人口不及1,500人(此數目為成為一個國家之最低人口數),一次為1919年諾魯因流行病導致民眾人數銳減,另一次為1943年1,201諾魯人被日本人送至Truk島(目前為密克羅尼西亞聯邦領土),僅737人於1946年1月31日返回諾魯。爾後諾魯人口分別於1932年與1950年達到1,500人。於是10月26日被諾魯訂為全國人口超過1,500人紀念日(Angam Day),放假一天。諾魯磷礦純度極高,初由British Phosphate Commissioners管理,1907年首度出口,以極低價格賣給澳洲與紐西蘭。
1968年諾魯獨立後,爭取收回磷礦管理權,於1970年7月1日Nauru Phosphate Corporation接管。1973-74年石油危機,油價飛漲,石化之肥料成本大幅攀升,磷礦價格亦上漲4倍。使諾魯國民所得列名世界最高所得之一。
1986年後磷礦產量驟減,經濟逐漸衰退,後僅有極微少之磷礦出口,2004年財政危機使全國進入緊急狀態,至2007年國家經濟始漸趨平穩。諾魯於2012年9月協助澳洲重啟在諾魯之難民中心,為諾魯帶來大量財源,對諾魯之政治、經濟、社會帶來重大影響。另澳洲與美國於2016年達成協議,美國同意收納一定數量諾魯難民前往美國。 - 國會:一院制
- 內閣:內閣由總統指派部長組成,負責施政,包括總統在內共有7名閣員
- 司法機關:諾魯司法機關分高等法院與地方法院。高等法院設大法官1名、法官2名,地方法院設法官1名。
- 元首:安格明(Lionel Aingimea)
- 外交部長:安格明(Lionel Aingimea)(總統兼外長)
- 主要政黨:諾魯無政黨.僅有執政派及反對派
- 一般政情/政治情勢:諾魯為內閣屬性之民主共和國,政治制度沿襲英國。行政、立法及司法三權獨立。
(一) 行政:
總統為國家元首,惟國家大政方針通常由內閣會議議決。總統由國會議員互選產生,向單一國會負責。內閣由總統指派部長組成,負責施政,包括總統在內共有7名閣員。諾魯現任總統為Lionel Aingimea。
(二) 立法:
諾魯全國共有14個行政區,選舉時全國分8選區,選出19名議員,一任3年。諾魯採普通選舉,國民年滿20歲即有選舉權。議長由國會議員互選,現任議長為Marcus Stephen。
(三) 司法:
諾魯司法機關分設首席法官1名、地方法官1名。
(四) 政黨:
諾魯無政黨,僅有執政派與反對派之分。
(五) 選舉:
諾魯國會議員任期3年,每3年進行國會選舉。 - 社會概況:諾魯係母系社會,在家庭中女性有決定權,惟政治上仍以男性為主。家庭觀念濃厚,社交關係常以家族為主,島小人口不多,人與人之間大多有親戚關係,並深受宗教(天主教或基督教)之影響。
- 財政收支:2018年至2019年預算財政收入15,460萬澳元,財政支出為15,443萬澳元。該財政收入主要來源為澳洲在諾魯安置難民收取簽證費、入漁執照費、薪資所得稅及營業稅收入。財政支出則包括公務人員薪支、政府官員出差旅費、房屋及土地租金、社區房屋修繕費。
- 輸出總值:3,440萬澳元(2016年) (ADB)
- 輸入總值:8,730萬澳元(2016年) (ADB)
- 主要輸出項目:磷礦
- 主要輸入項目:燃油、食品、機器設備與零件。
- 主要出口國:奈及利亞、澳洲、日本、韓國、紐西蘭(2017年)(CIA World Factbook)
- 主要進口國:澳洲、斐濟、印度、新加坡 (2017年) (CIA World Factbook)
- 我對該國輸出:根據我國經濟部國貿局資料,2018年諾魯在我國進出口貿易國家(地區)排名第112名,該年我國與諾魯貿易總金額3,268萬3,528美元,我國對諾魯出口3,264萬805美元,從諾魯進口4萬2,723美元。
- 我自該國輸入:根據我國經濟部國貿局資料,2018年諾魯在我國進出口貿易國家(地區)排名第112名,該年我國與諾魯貿易總金額3,268萬3,528美元,我國對諾魯出口3,264萬805美元,從諾魯進口4萬2,723美元。
- 境內較具規模之外貿組織:諾魯私人商業協會為唯一較具規模之組織。
- 與各國關係:諾魯位於太平洋小國,主要仰賴出口磷礦,在磷礦逐漸枯竭情況下,則仰賴外援如澳洲、中華民國、紐西蘭、日本、印度、美國、歐盟、阿拉伯聯合大公國、俄國等。
- 對外政策:諾魯在外交政策奉行國際現實主義,如諾魯曾因中共重利誘惑致在2002年7月21日與中共建交,後因中共所承諾之援助多未落實,乃於2005年5月14日再與我恢復正式外交關係。
- 簽證資訊:國人持我國護照前來諾魯倘有回程機票及停留在諾魯期間足夠之資金,可享30天免簽證。但因諾魯移民局並未電腦化,倘國人未持諾魯簽證來諾,機場移民局官員會將國人護照收取至移民局登註 ,國人需自行至該局領取護照,停留30天以上者於入境前依諾魯法規申請簽證。
- 時差:較我國快4小時
- 駐館(或兼轄該國館處):2005年5月14日台諾復交後,並設立大使館。
資料來源:亞東太平洋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