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旗說明:柬埔寨自1993年開始使用目前國旗,以白、紅及藍色為主色,中間白色建築為吳哥窟,白色象徵佛教,紅色意指人民,藍色代表王室。
- 國慶日:11月9日
- 加入聯合國日期:1955年12月14日
- 語言:高棉語(Khmer)為官方語言。
- 首都:金邊
- 面積:18 萬 1,035 平方公里
- 地理位置:柬埔寨位於中南半島,北界寮國,西北與泰國接壤,東南與越南為鄰,西南濱海,其南部隔暹羅灣與馬來西亞遙遙相望。全境大致為一碟狀盆地,三面為丘陵與山脈環繞,中央為一廣大富庶平原,由湄公河及其支流沖積而成,占全國面積四分之三以上。
- 人口:約1,720萬(2023年7月)
- 宗教:柬埔寨人民信仰上座部佛教(小乘佛教)者占全國人口90%,華僑則信仰大乘佛教,天主教徒大部分為越南裔,占族與馬來人則多信仰回教,信仰回教人口約有40萬人。
- 幣制:柬幣瑞爾(Riel),柬國境內美金亦通用。
- 匯率:1美元兌4,106瑞爾(2023年8月25日 ),最新匯率建議至柬埔寨國家銀行(https://www.nbc.org.kh )網站查詢。
- 電壓:220V
- 主要媒體:柬埔寨主要有電視台17家及有線電視台2家。華文報目前有「柬中時報」及「柬華日報」,報社言論立場均親中國。英語報則有「Khmer Times」、「The Phnom Penh Post」及「Cambodia Daily」。
- 國名簡稱(中):柬埔寨
- 國名簡稱(英):Cambodia
- 政治制度:政體:君主立憲。
- 建國簡史/歷史概況:柬埔寨為中南半島古國,有兩千年以上之歷史,於 9 世紀至 15 世紀出現吳哥(Angkor)王朝,國勢鼎盛,文化燦爛,版圖包括今日柬埔寨全境以及泰、寮、越三國之部分地區。15 世紀後國勢衰敗,政治經濟中心則逐漸從吳哥轉移至金邊,1863 年後淪為法國保護國,1953 年 11 月 9 日脫離法國獨立,成立柬埔寨王國,其後政權迭易,內戰不已。
- 國會:立法方面分為國會(國民議會)及參議院,前者為實際立法機關,議員人數為125名。2023年7月23日柬國舉行第七屆國會大選,執政黨柬埔寨人民黨取得120席,奉辛比克黨取得5席,由坤速達薇擔任國會主席,下設有10個專門委員會。參議院計有參議員62席,2018年2月25日經由11,572名柬全國鄉分區理事會成員及123名國民議會議員投票選出58席,另4席由國王及國民議會任命,任期6年,由賽沖擔任參議院主席。
- 內閣:行政部門以洪馬內總理為首,下有10位副總理、18位國務部長(senior minister,類似我國政務委員),28位部長(Council of Ministers):國防、內政、外交與國際合作、財經、農林漁業、農村發展、商業、工業科技與創新、礦產與能源、計劃、教育青年暨體育、社會福利與退伍軍人年改造、國土規劃暨建設、環境、水源與氣象、新聞、司法、國會聯絡與監察、郵電、衛生、公共工程與運輸、文化與藝術、旅遊、宗教、婦女事務、勞工、公共職務以及2位國務秘書處部長(國務秘書處及邊境事務秘書處)。
- 司法機關:柬國法院為地方法院、上訴法院及最高法院等三級。柬國無獨立檢察院,各級法院設檢察官,行使檢察工作。
- 元首:西哈莫尼國王(Norodom Sihamoni)
- 外交部長:宋金達(Sok Chenda Sophea)
- 主要政黨:柬埔寨人民黨一黨獨大,其他主要政黨有奉辛比克黨(Funcinpec Party)、燭光黨、高棉民族團結黨等。
- 一般政情/政治情勢:2018年2月25日柬埔寨執政黨人民黨於參議院議員選舉中,囊括58席參議員席位。7月29日柬國舉行第六屆國會大選,執政黨贏得全數125席國會議員,黨主席洪森完全掌控黨、政、軍實權,柬國境內反對勢力遭洪森翦除殆盡。
2022年6月5日柬埔寨舉行柬國第五屆鄉分區理事會選舉,執政黨人民黨取得1,648個鄉/分區長及9,376個理事席位,佔席次總數80.67%;最大反對黨-燭光黨(前身為救國黨)僅取得4個鄉/分區長及2,198個理事席位,佔席次總數18.91%;奉辛比克黨等其他7個小黨所取得理事席位均未及20個。
2023年7月23日柬國舉行第七屆國會大選,反對派之燭光黨及高棉民族團結黨遭排除參選,執政黨人民黨贏得120席國會議員,奉辛比克黨贏得5席,柬國仍為執政黨人民黨一黨獨大局面。
2023年8月21日第七屆國會125位議員宣誓就職,由洪森長子洪馬內接任總理,8月22日通過新內閣名單,主要由上屆政府子女或親信組成。 - 社會概況:柬國行政劃分為24個省和1個直轄市。社會係一般傳統農業形態,工業發展較晚,為低度發展國家。2022年國內生產毛額(GDP)為 299.6億美元,平均每人國民所得 1,765美元,經濟成長率為 5.2%。柬國人民所得偏低,治安不佳,搶劫、偷竊頻傳,國人在柬應注意自身安全。
- 財政收支:財政收入61.45億美元(2022年) 財政支出85.35億美元(2022年)
- 輸出總值:224.8億美元(2022年)
- 輸入總值:299.4億美元(2022年)
- 主要輸出項目:成衣製品、電子零組件、旅行用品、鞋類、農產品(稻米、橡膠)、自行車
- 主要輸入項目:成衣原料、建材、汽車、石油、食品飲料
- 主要出口國:美國、歐盟、越南、中國、日本、加拿大
- 主要進口國:中國、越南、泰國、新加坡、臺灣
- 我對該國輸出:8.68億美元(2022)
- 我自該國輸入:1.62億美元(2022)
- 與各國關係:柬國奉行獨立、和平、永久中立和不結盟之外交政策,反對外國侵略及干涉,在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基礎上,與所有國家建立與發展友好關係。主張相互尊重國家主權,通過和平談判解決與鄰國邊界及國與國之間之爭議。柬國政府除與中國保持密切往來外,並積極參加國際事務,與世界各國逐步建立良好互動關係。洪馬內2023年接任總理後,盼續與世界各國及國際組織建立良好友誼及合作關係,並積極參與有關區域及世界和平、穩定、安全及繁榮相關事務。
- 對外政策:1997年柬國內戰後百廢待舉,為爭取外援發展經濟,洪森積極參與國際事務,並運用裁軍及審判紅高棉議題逐步建立良好形象,近年來,洪森政府除與中國保持密切關係外,並與各國建立良好互動,目前柬國已加入聯合國及東南亞國協等國際組織。但2017年9月洪森逮捕救國黨主席金速卡,與美國歐盟關係緊張。洪馬內2023年接任總理後,採行以戰略目標為導向之獨立、有章可循、明智之外交政策。
- 時差:晚台灣1小時
- 駐館(或兼轄該國館處):相關業務由我駐胡志明市辦事處兼轄
資料來源:亞東太平洋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