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旗說明:由橙、綠、白、藍四色組成,旗面中心有一個含24根軸條的藍色法輪。
- 國慶日:1月 26日
- 加入聯合國日期:1945年10月30日
- 語言:印度擁有多元種族及語文,印度境內1萬以上人口使用的語文有122種。印度中央政府所使用官方語文為印度語 (Hindi) 及英語,此外各州並可自行選定其官方語文。印度憲法中所列之官方語文有22種,其中印度文及英文居首要地位,政府部門之公文及法律文件皆以該兩種語文為主。
- 首都:新德里
- 面積:南北縱長3,214公里,東西約2,933公里,面積達328萬7千餘平方公里,係世界第七大國。
- 地理位置:印度位於亞洲次大陸,自北方喜馬拉雅山起,經恆河平原及德干高原,向南伸入印度洋,西瀕阿拉伯海,東濱孟加拉灣。
- 人口:印度人口眾多,高居世界第一。全國人口約14.25億人,約佔世界總人口17.7%;近年印度政府不斷普及教育,人民識字率已提升超過70%。
- 宗教:印度屬多元宗教文化,印度八成人口信奉印度教,其餘為回教、錫克教、耆那教、佛教、拜火教及基督教等。
- 幣制:印度盧比 (Indian Rupee)
- 匯率:詳細匯率資訊建議至台灣銀行(http://rate.bot.com.tw/xrt?Lang=zh-TW)或兆豐商銀(https://www.megabank.com.tw/personal/foreign-service/forex)網站查詢
- 電壓:印度電壓為220伏特,使用3孔或2孔圓式插座;仍有部份地區供電不足,斷電頻仍。
- 主要媒體:The Times of India, The Hindu, Hindustan Times, India Express, NDTV等
- 國名簡稱(中):印度
- 國名簡稱(英):India
- 政治制度:國體:共和國,全國分28州及8個聯邦屬地(Union Territories)。
政體:聯邦內閣制,政務由內閣負責,總統為虛位元首,由國會兩院及地方議會組成之選舉團推舉,任期5年,副總統產生方式及任期亦同。 - 建國簡史/歷史概況:印度是世上最古老的文明之一,擁有5千年歷史和多樣豐富文化遺產。在歷史演進的長河中,印度人民與文化受不同時期文明影響,演變成一獨特種族與文化綜合體。
印度是世上最大的民主國家。1947年 8月 15日,印度從英國統治下獲得獨立。1950年的憲法規定政府為兩院制的立法機構及三個獨立的機關:行政及司法機構以及組織聯邦之州政府機構。全國共有28個州和8個直接由中央政府管轄的聯邦屬地。 - 國會:採兩院制,上議院(Rajya Sabha):共有245名議員,由各州議會議員投票產生,任期6年,每2年改選三分之一。下議院(Lok Sabha):共有545名議員,其中543席由人民直接選舉產生,任期5年。
- 內閣:由總理及各部會首長組成,總理由總統任命,部長由總理建請總統任命。邁入第三任之莫迪總理於2024年6月9日宣誓就職。
- 司法機關:採三級制,分為次級法院、高等法院及最高法院。最高法院設大法官1名,法官30名,由總統依法定程序任命,任期至年滿65歲止。高等法院全國共設21所,原則上每州各設1所,惟其中3所轄區跨州;次級法院依涉訟案件分類,有民事法庭(Civil Court),家事法庭(Family Court),瑣事法庭(Small Case Court)等。
- 元首:總統Droupadi Murmu於2022年7月25就任,為印度第15任總統。
- 外交部長:Subrahmanyam Jaishankar(2024年6月續任)。
- 主要政黨:全國性政黨共有印度人民黨(BJP)、國大黨(INC)、印度馬克斯主義共產黨(CPM)、民族主義國大黨(NCP)、印度共產黨(CPI)、多數人民黨(BSP)及草根國大黨(AITC)及小老百姓黨(AAP)等8個。參與2024年大選之地方性政黨約744個。在下議院贏得席次之政黨計42個。
- 一般政情/政治情勢:莫迪總理領導之印度人民黨(BJP)於2024年國會大選取得240席,加上盟友泰盧固之鄉黨(TDP)16席及人民黨聯合派(JDU)12席等,合計293席,組成執政聯盟(NDA)。莫迪總理成為繼尼赫魯總理後印度史上第二位當選三任之領袖。
- 社會概況:印度語言文化豐富多彩,城市蓬勃發展性格各異。以前五大城市為例,孟買(Mumbai)隸屬馬哈拉斯特拉州(Maharashtra),盛行馬拉蒂語,係印度金融中心,以象神節繽紛熱鬧聞名;德里(Delhi)為首都,印度中央政府所在地,每年在紅堡舉辦共和國日及獨立紀念日等巨型國慶慶典,氣勢磅礡;班加羅爾(Bangalore)為卡納塔卡州(Karnataka)首府,新創產業發達,孕育豐沛科技人才,通行英語或卡納達語;第四大城加爾各答(Kolkata)為西孟加拉州(West Bangel)首府,居民多諳班加利語,素以喜好音樂舞蹈見長,亦為詩人泰戈爾故鄉;南部大城清奈隸屬泰米爾納都州(Tamil Nadu),為台商製造業投資重鎮,民風純樸,居民以泰米爾歷史文學自豪。
- 財政收支:收4,510億美元、支3,890億美元(2023年)
- 輸出總值:4,510億美元(2023年)
- 輸入總值:7,159億美元(2023年)
- 主要輸出項目:石油提煉製品、醫藥、生物化學品、珍珠等稀有寶石、電信設備
- 主要輸入項目:石油提煉製品、黃金、石油產品、煤礦、電子零件
- 主要出口國:美國、阿拉伯聯合大公國、荷蘭、中國大陸、英國
- 主要進口國:中國大陸、俄羅斯、阿拉伯聯合大公國、瑞士、美國
- 我對該國輸出:60.13億美元(2023年)。主要產品:機械及機器用具、塑膠製品、電機設備及零件、有機化學產品、鋼鐵
- 我自該國輸入:22.11億美元(2023年)。主要產品:礦物燃料及礦物用品、鋼鐵、有機化學產品、銅製品、電機設備及零件
- 境內較具規模之外貿組織:印度商工總會、印度工業總會、印度出口推廣組織
- 與各國關係:印度與世界160餘國建立外交關係,自莫迪總理上台後更積極推動「大國外交」,除與美國、日本、英國、法國、德國及俄羅斯等國建立友好夥伴關係外,另與東協各國亦維持密切友好關係。2020年6月印中在西部邊界加爾萬河谷發生軍事衝突,雙方關係直轉直下。
- 對外政策:(一)印度於1945年10月30日加入聯合國,與世界上多數國家建立外交關係,也是許多國際組織的成員。印度向來積極參與國際事務,獨立後倡導不結盟運動,曾擔任不結盟運動組織主席國,前為第三世界領導大國;近年隨其經濟快速成長,已成為主要新興大國,國際地位及影響力與日俱增。
(二)印度的外交政策重點如下:第一、強調睦鄰優先政策,積極加強與其鄰國之關係;第二、推動大國外交,加強與美國、日本、俄羅斯、英國、法國及德國等國交往;第三、積極與其他國家建立不同層次之戰略夥伴關係;第四、積極參與各項國際組織,近年來更努力爭取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席位。
(三)莫迪總理於2014年5月26日執政後,將「東望政策」(Look East Policy)重新定位為「東行政策」(Act East Policy),在外交上頻頻出訪世界各國,積極進行「遠交睦鄰」外交。
(四)2023年印度擔任G20及「上海合作組織」(SCO)輪值主席國,有助進一步發揮大國外交角色。
(五)2024年印度擔任「四方安全對話」(Quad)輪值主席國,主辦Quad領袖峰會,持續深化印度與美國、日本及澳洲在印太地區戰略合作。 - 時差:印度全國僅一個時區,較台灣慢2小時30分鐘。
- 駐館(或兼轄該國館處):駐印度代表處(設於新德里)、駐清奈辦事處。
資料來源:亞東太平洋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