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旗說明:為天藍、白、天藍三色平行的三色橫旗,中間五月太陽圖樣為國徽.
阿根廷國旗 阿根廷國旗的太陽—“五月太陽” 阿根廷國旗是“三橫二色”的國旗,最頂和最底也是藍色,中央部份為白色,並加上一個32道光線的太陽,其太陽(“五月太陽”)由16個波浪狀和16個直線所構成,國旗的比例為9:14。 - 國慶日:5月25日
- 加入聯合國日期:1945年10月24日,為聯合國創始國之一
- 語言:西班牙語
- 首都:布宜諾斯艾利斯(Buenos Aires)
- 面積:阿根廷為南美洲第二大國,面積約3,761,274平方公里(含南極洲領土約969,464平方公里)。南北長3,694公里,東西寬自399公里至1,423公里不等。全國主要分為5個地理區:
1、西北高山荒漠區:氣候乾燥,夏季酷熱;冬季溫差極大,且安地斯山區會降雪。土壤貧瘠,亟需灌溉,作物以葡萄、橄欖等為主。多礦產。
2、東北河間濕熱區:河川眾多,內河航運發達。夏季潮濕高溫,熱帶叢林密布。作物以熱帶水果、米、棉花、大豆、高粱、向日葵等為主。
3、中部潮濕肥沃區:以布宜諾省週邊及La Pampa、Cordoba、Santa Fe及Entre Rios等各省為主之彭巴草原區(La region Pampeana)草原為主。終年多雨,土壤肥沃,不需灌溉及密集耕作,適合農牧發展,係世界著名之穀倉及牛肉產地。
4、南部溫帶荒漠區:巴塔哥尼亞(Patagonia)草原幅員遼闊,惟乾燥寒冷,適合放牧綿羊,羊毛為其特產。
5、極帶區:南極終年冰雪覆蓋。設有1科學站。 阿國河流大多流入南大西洋,其中較大者為銀河(Río de la Plata),其次為烏拉圭河,均利於航行。另有巴拉納河、科羅拉多河、黑河及楚布特河等分布境內。 阿根廷政府2016年3月28日宣布,聯合國大陸礁層界限委員會(UNCLCS)已正式批准阿根廷擴大領海範圍35%,讓阿根廷領海面積大幅增加170萬平方公里,新領海更包括福克蘭群島周邊水域。 - 地理位置:阿根廷位於南美大陸東南部,西、南與智利為鄰,北接玻利維亞與巴拉圭,東與巴西及烏拉圭接壤,瀕臨大西洋,
- 人口:阿根廷人口約4,733萬人,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約11人
- 宗教:天主教
- 幣制:阿根廷貨幣名稱為披索(PESO)
- 匯率:2023年2月阿根廷幣披索(PESO)與美金兌換率約為197.89比1(官價)。
- 電壓:阿根廷電壓為220伏特,其插座為三角形狀之三孔插座。
- 主要媒體:電視除第七號台係國營外,其餘皆民營,主要媒體集團有「號角日報」(Clarín)、「國家日報」(La Nación)及「金融圈日報」(Ámbito Financiero)等。
- 國名簡稱(中):阿根廷
- 國名簡稱(英):Argentina
- 政治制度:共和國/總統制,採三權分立。
- 建國簡史/歷史概況:1、西班牙於1526年在阿境移民設治,1810年阿根廷發生獨立運動,1816年7月9日宣布成立阿根廷共和國,1826年利華達維亞(Bernardino Rivadavia)出任阿國首任總統,1862年米特芮(Bartolomé Mitre)首任依憲法選出之總統,阿國自此逐漸邁向繁榮與進步。兩次世界大戰期間,阿國保持中立,出售穀物及肉類,賺取兩大敵對陣營之大量外匯,國勢遂益形強盛。
2、1946年貝隆(Juan Domingo Perón)崛起,厲行獨裁政治,歷時9年,至1955年被軍人推翻,嗣後軍人政府與文人政府交互執政,政經局勢動盪。
3、1982年4月阿國在與英國福克蘭之役中戰敗,阿軍政府被迫於1983年10月舉行大選並還政於民。 - 國會:國會分參、眾兩院,擁有聯邦立法權。參、眾議員均由直選產生,可連選連任。參議院共72席,每個省區各3席。參議員任期6年,每兩年改選1/3。眾議院257席,由各省區按人口比例分配。眾議員任期4年,每2年改選1/2。 憲法規定,參議長由副總統兼任。另常設臨時參議長一名,在副總統空缺或代行總統之職時,代行參議長職責,每年改選一次。眾議長每年改選一次。 2021年11月14日阿國舉行國會期中改選,改選參議院三分之一席次,眾議院二分之一席次,結果「全民陣線」贏得35席參議員及50席眾議員,「變革聯盟」贏得31席參議員及61席眾議員。「全民陣線」及「變革聯盟」兩大政團在參議院72席中分佔35席及31席,及在眾議院257席中分佔118席及116席。
- 司法機關:分為地方法院、高等法院及最高法院。
最高法院由5名大法官組成,院長和法官由總統提名後經參議院批准任命,院長任期3年。 - 元首:總統制
現任總統Alberto Fernández, 副總統Cristina Fernández de Kirchner - 外交部長:Santiago Cafiero
- 主要政黨:執政之「全民陣線」(Frente de Todos)主要由正義黨(Partido Justicialista,即貝隆黨)、改革陣線(Frente Renovador)、文化、教育及勞工黨(Partido por la Cultura, la Educacion y el Trabajo)、KOLINA黨(基什內爾黨)、勝利黨(基什內爾黨)及其他左派或社會主義共20個政黨組成;至於在野陣營「一起變革聯盟」(Juntos por el Cambio)主要由共和提案黨(Propuesta Repulicana, PRO)、激進黨(Unión Cívica Radical,UCR)、公民聯盟黨(Coalición Cívica,ARI )及12個政黨組成。
- 一般政情/政治情勢:阿根廷為聯邦制國家,總統直接民選,任期4年,可以連選連任1次。阿根廷前總統馬克里(Mauricio Macri)由於處理經濟問題不當,阿國於2018年陷入經濟危機,阿幣急遽幣值,迫使阿政府向「國際貨幣基金」及國際金融機構申請563億美元緊急融資,始解除危機,惟同時亦須接受「國際貨幣基金」加諸之撙節、減少公共福利經費及公共服務補貼以及調高公共費率等措施,導致民怨四起,此亦影響馬克里施政績效,2019年10月27日大選中,「全民陣線」(Frente de Todos)候選人費南德茲(Alberto Fernández)擊敗尋求連任之馬克里,當選阿國新任總統。
- 社會概況:大多數為白人,其中以西班牙及義大利後裔占絕大部分(各約35%),另亦有數十萬阿拉伯及猶太後裔。
- 財政收支:國內生產毛額:4,169億美元(2020年);4,867億美元(2021年);6,307億美元(2022年);6,438億美元(2023年預估)
平均國民所得:9,100美元(2020年);10,620美元(2021年);13,620美元(2022年);13,770美元(2023年預估) - 輸出總值:49億美元(20231年1月)
884億4,600萬美元(2022年)
779億3,400萬美元(2021年) - 輸入總值:53億8,400萬美元(2023年1月)
815億2,300萬美元(2022年)
631億8,400萬美元(2021年) - 主要輸出項目:石油原油、豆渣餅、玉蜀黍、大豆油、大豆、貨車、石油及提自瀝青礦物之油類(原油除外)、冷凍牛肉、小麥、生質柴油。
- 主要輸入項目:石油及提自瀝青礦物之油類(原油除外)、電力、天然氣、電話機、小客車、車輛之零附件、血清、礦物或化學肥料、自動資料處理機、醫藥製劑。
- 主要出口國:巴西、中國大陸、美國、智利、印度。
- 主要進口國:中國大陸、巴西、美國、德國、玻利維亞。
- 我對該國輸出:2,605萬美元(2023年1至2月)
2億4,524萬美元(2022年)
2億6,756萬美元(2021年) - 我自該國輸入:4,215萬美元(2023年1至2月)
6億4,827萬美元(2022年)
4億5,667萬美元(2021年) - 境內較具規模之外貿組織:阿根廷進口商公會(CIRA)、阿根廷進出口商協會(AIERA)、阿根廷出口商公會(CERA)、阿根廷全國商業總會(CAC);幾乎各行業都有公會及聯合商會。
- 與各國關係:除與英國在福克蘭群島(阿根廷稱馬爾維納斯群島, Islas Malvinas)主權上仍存爭議外,與其他國家均保持友好關係。
- 對外政策:採獨立自主之多元化外交政策,主張多邊主義和國際關係民主化,奉行不干涉內政、保護人權及遵循國際法等原則。實行多元務實均衡之外交路線,積極修復與美歐國家傳統關係,重視發展與巴西等新興大國之互動,與古巴、委內瑞拉等激進左翼國家關係友好。
- 時差:較臺灣慢11小時
- 駐館(或兼轄該國館處):我國在阿根廷首都布宜諾斯艾利斯設有代表處。
資料來源:拉丁美洲及加勒比海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