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旗說明:巴拿馬國旗是一面分為4個部位的2:3比例長方形:左上角為白底與五角海藍星;左下角為海藍底;右上角為紅底;右下角為白底與五角紅星。
藍色代表自由黨、紅色代表保守黨,兩黨為巴拿馬主要黨派。白色則代表兩黨團結互助。左上方的白底藍星代表忠誠和廉潔,右下方白底紅星代表法律的權威。十字線分隔成四塊的設計方式,代表巴拿馬位於南美洲、北美洲、大西洋、太平洋四個地域的交界處。紅藍白三色為沿用支持巴拿馬獨立的美國星條旗顏色。 - 國慶日:11月3日
- 加入聯合國日期:1945年11月13日
- 語言:西班牙語
- 首都:巴拿馬(PANAMA)市。
- 面積:75,517 平方公里
- 地理位置:巴拿馬位處南美洲西北地峽部分,西接哥斯大黎加,東與哥倫比亞為界,南瀕太平洋,北臨加勒比海。境內多森林茂密之小山,沿海多島嶼(包括運河)。
- 人口:約446萬人(2023年)
- 宗教:天主教人口佔總人口93%,基督教徒佔6%。
- 幣制:巴爾波(BALBOA),實際上為美元制,僅硬幣名為西班牙「發現者」巴爾波。
- 匯率:美元制,US$1=PAB$1
- 電壓:110V。
- 主要媒體:1、 文字媒體:巴國計有7份全國性日報,分屬「新聞報」(La Prensa)、「巴美日報」(Panamá América)及「巴拿馬星報」(La Estrella de Panamá)三大報系集團。
2、 電子媒體:
(1)電視:較具規模之全國性電視媒體包括MEDCOM集團之「第13頻道」及「第4頻道」電視台、「第2頻道」(TVN)、「第21頻道」(NEXTV)、以文教及藝術節目為主之國家電視台「第11頻道」(SERTV),及以宗教性節目為主之「第5頻道」(FETV)等。
(2)廣播:廣播媒體甚為發達,全國性主要電台包括大陸電台(K.W. Continente)、RPC電台(RPC Radio)、成功電台(Radio Exitosa)、國家電台(Radio Nacional)及我的電台(Radio Mía)等。
- 國名簡稱(中):巴拿馬
- 國名簡稱(英):Panama
- 政治制度:1、 國體與政體:共和國/總統制(總統、副總統由人民直接選舉,任期5年,不得連任)。
2、 行政:總統為行政首長,各部部長由總統任命,總統府部長(Ministro de Presidencia)為內閣首席部長(Jefe de Gabinete)。
3、 國會:採一院制(Asamblea Nacional),由直選產生71位國會議員,任期5年。國會設議長1人,副議長2人,每年7月1日攺選;下設15委員會,委員會主席及成員均每年改選。
4、 司法:中央設最高法院,大法官9名,任期10年,下設各級法院。
5、 政黨:民主革命黨(執政黨,Revolucionario Democrático, PRD)、巴拿馬人黨(Partido Panameñista, PAN)、民主變革黨(Cambio Democrático, CD)、國家共和自由黨(Movimiento Liberal Republicano Nacionalista, MOLIRENA)、人民黨(Partido Popular, PP)、達成目標黨(Realizando Metas, RM)、改道運動黨(Movimiento Otro Camino, MOCA)、聯盟黨(Partido Alianza)、社會獨立替代黨(Partido PAIS)及巴國唯一左派政黨之民主廣泛陣線黨(Frente Amplio por la Democracia, FAD)。 - 建國簡史/歷史概況:1501年西班牙人首次抵達巴拿馬,次年哥倫布四度西行航抵巴境。1513年西班牙人巴爾波抵達巴國太平洋岸並在南部地區殖民。1514年西班牙國王派阿里亞斯為首任總督。1821年11月10日宣布脫離西班牙,歸併為哥倫比亞之一省,其後局勢即未穩定,屢發生革命,企圖脫離哥倫比亞統治。
1903年11月3日宣布脫離哥倫比亞獨立,美國政府首予承認,法國與大清國繼之。巴、美兩國嗣於1903年11月18日簽約開鑿運河,1914年8月15日運河竣工通航。1964年巴國發生反美、爭國權示威,民眾遭美警開槍射殺,巴國憤而與美斷交。嗣巴國即不斷在國際組織中要求美國歸還運河,並獲包括中國大陸之「不結盟國家」聲援。
1977年9月7日與美國簽訂「巴拿馬運河永久中立及營運條約」,其中約定美國於1999年底將巴拿馬運河交還巴國,駐軍撤出巴國領土。 - 國會:採一院制(Asamblea Nacional),由直選產生71位國會議員,任期5年。國會設議長1人,副議長2人,每年7月1日攺選;下設15委員會,委員會主席及成員均每年改選。
- 內閣:巴國採總統制,設有總統及副總統各1人,總統為行政首長,內閣各部部長由總統任命,總統府部長(Ministro de Presidencia)為內閣首席部長(Jefe de Gabinete)。
- 司法機關:中央設最高法院,大法官9名,任期10年,下設各級法院。
- 元首:巴拿馬總統穆里諾(José Raul Mulino)於2024年7月1日就職,任期5年至2029年6月30日。
- 外交部長:巴拿馬外交部長馬丁涅茲(Javier Martínez Acha)
- 主要政黨:達成目標黨(執政黨,Realizando Metas, RM)、民主革命黨(Revolucionario Democrático, PRD)、巴拿馬人黨(Partido Panameñista, PAN)、民主變革黨(Cambio Democrático, CD)、國家共和自由黨(Movimiento Liberal Republicano Nacionalista, MOLIRENA)、人民黨(Partido Popular, PP)、改道運動黨(Movimiento Otro Camino, MOCA)、聯盟黨(Partido Alianza)、社會獨立替代黨(Partido PAIS)及巴國唯一左派政黨之民主廣泛陣線黨(Frente Amplio por la Democracia, FAD)。
- 一般政情/政治情勢:2024年5月5日巴拿馬舉辦總統大選,由達成目標黨(Realizando Metas, RM)總統候選人穆里諾(José Raul Mulino)勝選,於2024年7月1日就職,任期5年,至2029年6月30日。
- 社會概況:巴國製造業不發達,以農牧產品加工業為主,服務業為巴國經濟主幹,其產值占GDP 7成左右,其中又以巴拿馬運河衍生之服務為主。
巴拿馬運河為大西洋與太平洋運輸橋梁,全長83.1公里,1914年通航後,美洲東西岸間航程縮短7、8千哩,亞洲與歐洲間之航程縮短4、5千哩,使其成為世界交通樞紐。此外,運河亦使巴拿馬得發展相關航運業務,如船舶登記、航運、自由區轉口貿易、金融、境外公司、保險等,也因此服務業為巴拿馬經濟最重要之支柱。1999年12月31日巴拿馬正式自美國手中收回運河,自行管理迄今營運順利,已獲得國際肯定。巴拿馬運河擴建工程於2007年9月正式動工,於2016年6月底完工啟用。
依據巴國統計局資料,2023年巴拿馬運河通過船隻計14,080艘,運河通行費收入49億6,800萬美元較上年增加3億2,000萬美元(成長10.5%),通過船隻噸位總計5億1,110萬噸(年減1.4%),通過貨物量3億1,430萬噸(成長1.6%),顯示巴拿馬運河擴建造成之正面效應持續擴大。惟2023年因聖嬰現象與氣候變遷,巴拿馬降雨大幅減少,加上民生用水上升,致使運河水量下降,因此巴國政府曾限縮通行船班。 - 財政收支:政府外債470億美元(2023年)
- 輸出總值:33億6,659萬美元(2023年)(不含箇朗自由區)
- 輸入總值:145億2,699萬美元(2023年)(不含箇朗自由區)
- 主要輸出項目:汽油及柴油、小客車、醫藥製劑、液化瓦斯、玉米、黃豆粉、鋼鐵、動物飼料(2023年)
- 主要輸入項目:銅、香蕉、冷凍蝦、棕櫚油、魚油、廢鐵、魚粉、柚木、醫藥製劑(2023年)
- 主要出口國:中國大陸、日本、韓國、西班牙、印度、美國、德國、保加利亞、荷蘭、臺灣(2023年)
- 主要進口國:美國、中國大陸、墨西哥、哥倫比亞、哥斯大黎加、西班牙、南非、巴西、日本(2023年)
- 我對該國輸出:1億410萬美元(2023年)
- 我自該國輸入:1億8,850萬美元(2023年)
- 境內較具規模之外貿組織:巴拿馬農工商協會(CÁMARA DE COMERCIO, INDUSTRIAS Y AGRICULTURA DE PANAMÁ)、私人企業理事會(CONSEJO NACIONAL DE EMPRESA PRIVADA )、箇郎自由貿易區用戶協會(ASOCIACIÓN DE USUARIOS DE LA ZONA LIBRE DE COLÓN)。
- 與各國關係:良好
- 對外政策:巴拿馬自建國以來,因挾巴拿馬運河之便,即為聯繫南、北美洲及溝通太平洋及大西洋之重要橋梁。1999年12月31日美國歸還巴拿馬運河予巴國政府後,巴國為向全世界提供完整之運河、船舶登記、轉口貿易及國際金融等業務服務,採取多元睦鄰政策,其國際角色亦趨向中立。
- 時差:較臺北慢13小時
- 駐館(或兼轄該國館處):無,由我國駐哥倫比亞代表處兼轄
資料來源:拉丁美洲及加勒比海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