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旗說明:玻利維亞國旗是代表南美洲內陸國家玻利維亞多民族國政府的旗幟。此面旗幟正式制定於1888年。由紅黃綠三色橫條組成。政府旗與軍旗在黃條的正中央還鑲有著玻利維亞的國徽。旗面上的紅色象徵著人民作戰時的英勇氣概;黃色象徵著玻利維亞境內豐富的礦產資源;綠色象徵著玻利維亞的經濟重點---農業。
- 國慶日:8月6日
- 加入聯合國日期:1945年11月14日,為聯合國創始會員國。
- 語言:西班牙語
- 首都:憲法首都為蘇克瑞;行政首都為拉巴斯(La Paz),依玻國憲法規定,首都為Sucre,現僅司法院位於該市。中央政府及國會所在地La Paz則為國內政治、經濟、文化及交通中心, 治安良好,是玻國「事實上的首都」,海拔 3,800 公尺,亦為世界最高首都。La Paz建於 1548 年,人口約百萬人,四週被雪山環抱,景色幽美。
- 面積:全國總面積 109 萬 8,581 平方公里。
- 地理位置:南美洲中部之內陸國,國土與秘魯、智利、阿根廷、巴拉圭及巴西接壤
- 人口:12,999,254人(2023年)
- 宗教:天主教
- 幣制:玻利比亞諾 ( Boliviano)
- 匯率:1 US$= 6.93 Boliviano(2024年11月)
- 電壓:110及220伏特兩種(主要為220伏特)
- 主要媒體:當地報紙雜誌及期刊資料:
受地形影響,玻國各大城市均有當地報紙,玻京La Paz有El Poder,El Diario,La Razón,La Prensa,Última Hora等報。另外,週報有Contratapa,Asunto Financiero及Critica等,政經月刊有Época,Asuntos Economicos,Inversion y Desarrollo 及Esto等,亦可在超級市場或街上書報攤購得Bolivian Times,Time,Newsweek等英文雜誌及報紙。
La Paz共有14個電視台,主要播放巴西、智利、阿根廷、委內瑞拉、墨西哥等拉丁美洲各國節目;另外亦可裝設電視 (如CNN及其他美國有線電視台)。玻國共有 183 個廣播電台,La Paz行政區約有 20 個廣播電台,以西班牙文、Aymara及Quechua等語言廣播,部份擁有 24 小時之廣播電台,一般演播時間至晚間 10 時、11 時或 12 時。
由於La Paz海拔達 3,800 公尺,收聽外國短波電台效果良好,可購買備有短波波段之收音機 (至少需有 8 波段),此地可清楚收到西班牙國外短波電台 (Radio Exterior de Espana廿四小時),BBC (中、西、英)、美國之音 (西文)、自由中國之聲 (中文、台語、廣東語、西文)、德國之音 (德文及中文)、荷蘭之音 (西、英文)、莫斯科之音 (西文) 及鄰近國家之短波節目。
- 國名簡稱(中):玻利維亞
- 國名簡稱(英):Bolivia
- 政治制度:多民族共同體,採總統制,總統由公民每5年選舉產生。依玻國憲法規定,首都為Sucre,現僅司法院位於該市。中央政府及國會所在地La Paz則為國內政治、經濟、文化及交通中心,治安良好,是玻國「事實上的首都」,海拔 3,800 公尺,亦為世界最高首都。La Paz建於 1548 年,人口約百萬,四週被雪山環抱,景色幽美。 2009年後除原有之行政、立法和司法三權外,另創立了「多民族選 舉機構」使玻國成為四權分立之政治體制。
- 建國簡史/歷史概況:自第六世紀至第九世紀期間,居住於玻利維亞西部一帶之Collas族人已有相當高度文化,十世紀初Quechua人自秘魯庫茲科(Cuzco)入侵並占有其地,至此玻境之原住民即受印加(Inca)帝國統治。1538年西班牙人消滅印加帝國後,玻境淪為西班牙殖民地,稱為上秘魯 (Alto Perú)。1545年西班牙人在玻多錫 (Potosi) 發現銀礦,不顧傳統農業發展而強迫原住民改從事礦採工作。十七世紀中葉,原住民開始反抗,曾於1809年5月及7月兩度宣告獨立,惟均遭西班牙人鎮壓。1824年12月9日南美獨立運動領袖玻利華(Simón Bolívar)麾下大將蘇克瑞(Antonio José de Sucre)在阿亞古秋(Ayacucho)大敗西軍,玻利維亞之獨立始成定局。1825年8月6日玻國正式宣布獨立,以玻利維亞 (Bolivia) 為國名,玻利華親手制訂憲法並獲選為第一任總統。秘魯於1836年至1839年曾受玻利維亞執政者聖泰克魯斯( Andrés de Santa Cruz) 所謂「秘玻聯邦」之統治。1879年玻秘兩國反對智利謀取各該國濱臨太平洋岸之硝礦產,爰聯盟對智利宣戰(即南美史上之太平洋戰爭),惟該聯盟於1884年戰敗,玻國因而喪失其濱海之安托法加斯大省(Antofagasta),成為內陸國家,秘魯則喪失包括亞瑞加港(Arica) 之達拉帕卡省 (Tarapacá)。
- 國會:國會分參、眾兩院,皆由人民直選;參院由36名議員、眾院由130名議員組成,任期同為5年。
參議院議長Andrónico Rodríguez、眾議院議長Israel Huaytari Martínez - 內閣:現任內閣部長20名,由總統任命,計有外交部長、總統府部長、內政部長、國防部長、財政部長、經濟暨財政部長、教育部長、勞工部長、農業部長、永續發展規劃部長、礦業部長、碳氫資源部長(石油、天然氣)、衛生及體育部長、公共工程部長、司法部長及水資源部長、國家法權維護部長、文化部長、地方自治部長及機構透明暨反貪污部長。
- 司法機關:司法機關分為地方法院、高等法院及最高法院三級。
- 元首:總統Luis Arce(2020年11月8日就職)
- 外交部長:Celinda Sosa Lunda
- 主要政黨:玻國各政黨林立,主要有社會主義運動黨(MAS)、社會民主力量陣線[PODEMOS,包括國家民主行動黨(ADN)]、國家團結黨(UN)、國民革命運動黨(MNR)、左派革命運動黨(MIR)、新共和勢力黨(NFR)等。
- 一般政情/政治情勢:2020年10月18日玻利維亞舉行正副總統暨國會參眾議員選舉(參議員36名及眾議員130名)大選,總統候選人Luis Alberto Arce Catacora及副總統候選人David Choquehuanca Céspedes以55.1%得票率當選並於2020年11月8日宣誓就職。Arce總統在就職時強調,將以重啟公共投資、增加就業及為金融體系及私人企業創造投資信心為施政重心,另將恢復與古巴、俄羅斯、中國及委內瑞拉之合作關係,改善與美國關係等。
- 社會概況:玻國社會貧富懸殊,政府官員及地主多為白種人,掌握軍政及經濟大權。混血種多係商販,技工或低階公務員。原住民則多係農民或勞工。西班牙語為國語,10% 僅得以原住民母語溝通。自1961年起政教分離,國民享有信仰自由,絕大多數為天主教徒。玻國教育水平低落,學童中輟協助家計比例甚高,惟玻政府2008年12月宣告,政府推動之識字教育成功,玻國目前已無文盲。
- 財政收支:赤字1.77億美元(2023年)
- 輸出總值:109億美元(2023年)
- 輸入總值:115億美元(2023年)
- 主要輸出項目:黃金製品、天然氣、大豆製品、鋅、銀、錫、大豆種子、鉛、向日葵製品等。
- 主要輸入項目:石油及石化產品、化工品、機械及零配件、客車、加工食品、金屬加工品、橡塑膠產品、電子產品、紙類製品等
- 主要出口國:巴西、印度、中國、哥倫比亞、阿根廷、阿拉伯聯合大公國、日本、秘魯、南韓、香港
- 主要進口國:中國、巴西、阿根廷、智利、美國、秘魯、巴拉圭、瑞士、墨西哥、日本、印度、德國等。
- 我對該國輸出:489萬美元(2023年)
- 我自該國輸入:468萬美元(2023年)
- 境內較具規模之外貿組織:全國出口推廣局協會、國家出口促進局
- 與各國關係:1. 參與區域整合,尋求外援
2. 爭取出海口,以利產品出口外銷
3. 吸引外資開發天然資源(天然氣蘊藏量於南美洲僅次於委內瑞拉,鐵及鎂占世界 7 成)
4. 推動改善基礎建設之投資計畫
5. 推動提高農村生產計畫 - 對外政策:獨立自主及加強與其他拉美印地安族群交流合作協商。致力收復出海口,並加強與「南方共同市場」及「安地諾集團」之經濟整合,聯合安地諾集團與歐盟談判貿易協定。
- 時差:玻國時間較台灣晚 12 小時。
- 駐館(或兼轄該國館處):無,由我國駐秘魯代表處兼轄
資料來源:拉丁美洲及加勒比海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