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歐部長立法院第七屆第二會期外交業務報告(2008/09/25)

  • 發布時間:2008-09-25
  • 資料來源:研究設計會

 主席、各位委員早安:

本人很榮幸在立法院第七屆第二次會期伊始即應邀向貴委員會報告我外交業務。大院長期以來協助本部進行各項國會外交工作,多位委員利用休會期間赴各國進行國會交流,王院長赴東京拜會日本政要,並代表政府出席我友邦馬紹爾及所羅門群島獨立紀念活動,為拓展中華民國外交空間貢獻良多。本人謹在此代表外交部全體同仁,向大院致上最高敬意。

一、 當前國際局勢

近期國際市場受能源價格上漲影響,國際運輸成本呈倍數成長,全球化產業分工體系逐漸朝區域內分工方向發展。台灣地處東南亞航運要衝,具地利之便,惟能否充分運用我產業優勢,結合兩岸經濟開放政策,積極融入亞太經濟整合,成為我經貿發展之重要課題。

中國大陸近年來經濟成長快速,政治及軍事力量大幅提升,國際社會期盼大陸融入自由市場及民主體系,遵守國際規範,維持台海現狀,成為「負責任之利害關係者」。在此背景下,兩岸關係是否穩定,成為國際社會關注之焦點。

除此之外,全球氣候變遷、金融自由、反恐反毒、勞工移民、加強人道援助、防止致命傳染病蔓延、貿易、漁業等跨國界議題亟待相關國家協調合作,方能有效解決。如何逐步參與功能性及專業性國際組織,擴大參與國際多邊合作計畫,已成為我現階段刻不容緩之要務。

二、 「活路外交」理念

外交是內政的延長。中華民國當前外交工作之主要任務是營造良好的外在環境,以配合國家各方面包括政治、經濟、軍事、民生、社會、文化等領域發展。為因應區域經濟整合、中國大陸崛起及跨國界議題所帶來之挑戰,我亟需在外交上以創新思維因勢利導,將中國大陸威脅極小化、我國家利益極大化,才能累積外交籌碼,有效拓展國際空間。

「以台灣為主、對人民有利」是政府施政之最高指導原則。政府推動「活路外交」就是要在外交上採取「尊嚴、自主、務實、靈活」之作法,為中華民國對外關係找到一條新出路,確保國家最大利益。鑒於我外交困局主要癥結是中國大陸長期打壓,「活路外交」的成功要件就是要改善兩岸關係,雙方從共同利益出發,逐步建立互信,在雙邊關係及國際組織之參與方面都能擱置爭議,追求互利。國際社會亦樂見台海局勢和平穩定。因此,「活路外交」符合中華民國、中國大陸及國際社會之共同利益,有助於建立「三贏」局面。

在此理念下,「活路外交」包含兩個面向:「外交休兵」與「積極外交」,兩者相輔相成。

(一)「外交休兵」:「外交休兵」係指兩岸停止外交惡鬥,在國際上追求共存共榮。「外交休兵」的標準在於:凡是無助甚至有害我國家發展的作為應予以擱置。就此而言,「外交休兵」只是手段,最終目的在於追求台灣海峽和平繁榮,兩岸在國際社會共創雙贏。

(二)「積極外交」:「積極外交」係指外交回歸專業,我方集中資源加強與邦交國之關係,提升與區域重要國家之交往層級,積極融入亞太區域經濟體系,擴大參與專業性、功能性國際組織,營造有利台灣發展經貿的國際環境,以及結合民間力量推動與各國公民社會之交流互動。

「活路外交」之效益在於使外交工作正常化,政府可將資源做合理有效之運用,活化我與無邦交國之關係,擴大國際參與,實質惠益國人;而本部援外預算亦可應大院及民意要求逐步透明化。

「活路外交」係在當前國際局勢下對我國最有利也是可行性最高之作法,既未自我矮化,更未放棄主權,而是積極塑造一個有利於發展外交空間的國際環境。推動「活路外交」係一持續漸進之過程,如何進一步爭取國際社會之支持,如何促使中國大陸正面回應我擴大國際空間之期望,仍是我國目前的重點工作。

以下本人謹就鞏固與邦交國關係、增進與無邦交國實質關係、拓展多邊關係,以及未來外交展望等項進行說明,敬請各位委員指教。

三、 全力鞏固邦誼

我與邦交國關係一向是我外交重點項目。「活路外交」主張兩岸在國際社會共存共榮,不但可減少兩岸資源虛耗,且對於拓展與區域內無邦交大國之實質關係,亦可發揮正面效應。

在歐洲邦交國方面,我國與教廷之關係一向友好,而我重視人道救助之理念與教廷博愛濟世之精神相符,政府將持續透過宗教、文化、邀訪及參與國際人道援助等方式,深化與教廷之關係。

我與中南美暨加勒比海12友邦邦誼穩固,其中半數以上友邦與我建交數十年,在中小企業、農林漁牧、環保觀光等領域均建立良好合作關係。馬總統於8月間前往巴拉圭及多明尼加參加兩國總統就職典禮,這是政府推動「活路外交」以來第一次高層出訪,不但深化我與邦交國的友誼,也再一次清楚宣示中華民國追求和平繁榮的外交理念。

南太平洋6友邦與我關係穩定,各國元首均出席520總統就職典禮,對於推動我聯合國提案及WHO案等亦全力協助。政府目前推動之合作計畫,均與改善當地民生及生態環境有關。另值得一提的是,「活路外交」理念獲紐、澳政府高度重視,近來更表達願與我在南太平洋地區進行援外合作之意向。

非洲4友邦與我透過定期雙邊協商機制,規劃及檢討各項合作計畫,邦誼穩固。我目前工作重點項目在於提供友邦醫療及基礎建設,俟完工後可望改善當地人民之生活品質。蕭副總統於9月間訪問史瓦濟蘭參加獨立紀念日活動,雙方就共同合作事項交換意見。蕭副總統並參觀我駐當地之醫療團及技術團,會見來自非洲南部三國之台商等,獲得廣大迴響。

四、 增進與無邦交國實質關係

我新政府上台以來,美國布希總統對兩岸關係和緩多次表達肯定。本部於520後致力重建台美間之互信,積極加強與美行政部門、智庫及國會之溝通聯繫,並以實際行動建立「沒有意外」之互動模式,我與美方互信因而顯著提升。目前我對美工作優先項目為:促請美方支持我有意義參與聯合國專門機構及活動;提升台美政要互動層級;促請美方依據「台灣關係法」售我必要之防衛武器;推動台美簽署FTA以及加強司法互助、反恐合作等。美國政府在本(63)屆聯大總務委員會審議我聯合國提案後,公開表示美國長期支持台灣有意義參與如世界衛生組織(WHO)之聯合國專門機構,顯示美國政府對我國之友誼及支持。

在台日關係方面,聯合號漁船事件在雙方政府理性處理下得以妥善解決,日方並應我船主要求同意在台北進行賠償協商。另繼日本給予我赴日觀光免簽證待遇及台日全面相互承認駕照後,雙方關係可望更進一步,就簽署「青少年渡假打工協定」事進行協商。在官方交流方面,大院王院長金平、海基會江董事長丙坤,以及本部夏政務次長立言均先後訪日會晤高層政要,說明新政府對日政策及兩岸關係走向。未來政府將續就漁業會談、禽流感防治、簽署FTA,以及促請日本支持我成為WHA觀察員事,與日方進行洽商。台日關係之發展與強化是我政府當前重要對外政策之一環,我政府認為台日關係應定位為「特別夥伴關係」。

兩岸關係和緩對我開拓東南亞關係已產生若干正面效應。東協於本年7月外長會議聯合公報中,首次列入「歡迎兩岸關係持續改善」等文字。520之後我與菲律賓、印尼、泰國等分別舉行部長級勞工會議,年內亦將推動與東協國家進行部長級經濟合作諮商會議。此外,我亦將與東協國家進行國會交流及二軌智庫對話。整體而言,我與東南亞國家交往層級與互動頻率均有明顯提升。

歐盟一向關切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其於5月26日發表之聲明指出:「歡迎兩岸關係所帶來之正面動能,相信新政府之成立為雙方採取積極作為及恢復有意義對話帶來機會」。歐盟輪值國主席另於6月13日發表歡迎「海基」、「海協」兩會復談之聲明。為使歐盟國家進一步瞭解新政府外交理念,本部已向主要國家溝通說明,歐方相關主管官員及國會議員對我新政策皆表肯定。歐盟於9月19日發布聲明,表達支持台灣參與專門多邊論壇之立場,對台灣參與國際組織活動具有重要意義。

亞西地區國家媒體在馬總統就職後大幅報導我兩岸及外交政策,例如:以色列議員為文支持我參與專業性國際組織等,此類正面報導對我國家形象有加分作用。目前我對亞西國家工作要點在於廣泛建立友我人脈,加強與民主國家之國會交流,以及拓展在金融、投資、能源、醫療及精緻農業等領域之合作。

五、 積極拓展多邊關係

(一) 參與亞太區域經濟組織及活動

APEC是我目前所參與最重要之區域經濟合作組織,本會期我順利參與兩次資深官員會議、APEC結構改革部長會議,以及中小企業部長會議。在第二次資深官員會議期間,中國大陸四川不幸發生大地震,我方主動提案願主辦大規模災難重建復原研討會,中國大陸亦表支持。該研討會於9月22至25日在台北及南投舉行,各會員體均樂見兩岸在APEC場域建立良性互動模式。

我與東協國家地緣接近,雙方具有許多共同利基。本部已成立「東協工作小組」,負責規劃對東協之工作。另鑒於東協決策機制為「共識決」,本部將從強化與各會員國雙邊關係著手,並以洽簽協定、產業合作、策略聯盟等方式,逐步參與東協區域活動。

(二) 擴大參與專業性、功能性國際組織

目前我國正式參與之政府間國際組織共有48個,現階段工作重點在於維護既有之會籍與權益。新政府上台至今,我方在「歐洲復興開發銀行」、「亞蔬-世界蔬菜中心」、「國際種子檢查協會」、「網際網路名稱暨號碼指配機構」及其所屬之「政府諮詢委員會」、「亞洲選舉官署協會」等組織均積極參與,透過制度化平台,與其他國際組織及友我國家建立合作機制,成效良好。

鑒於我國自1993年起推動聯合國案迄今進展有限,復以本年3月間「返聯」及「入聯」兩公投案均未獲通過,因此本年政府採溫和、理性訴求,委請我17友邦要求聯合國大會審查「中華民國(台灣)2300萬人民有意義參與聯合國專門機構活動之基本權利案」,美、歐等主要國家均肯定我提案訴求,並公開表達對我之支持。未來本部定會持續努力,累積國際支持,繼續推動參與聯合國體系之目標。

參與國際組織是政府長期努力方向,除了國際社會之支持,亦需兩岸協商。惟兩岸互動停滯多年,協商非一朝一夕可獲成效;然而只要兩岸現階段在「維持台海現狀」此一互利基礎上停止外交惡鬥、釋出和解意願,兩岸即有機會在國際社會朝「雙贏」方向漸進發展。

六、 未來外交展望

(一) 強化外交專業

外交工作之目標在於謀取國家最大利益,外交人員尤須注重專業養成。過去外交部招考外交領事人員僅以口筆試及面試掄才,無法準確瞭解錄取者之性向、學識及社交能力是否適於從事外交工作。為此本部擬仿照先進國家慣例,加強新進學員團體訓練課程,並落實淘汰機制。

中階主管承上啟下,為執行政府外交政策之骨幹,尤需良好之外語能力及歷練。今後凡符合晉升簡任職等資格之同仁,必須具備相當之外語能力,簡任升參事者須通過外語評鑑,合格者列入「館長人才庫」名單。

在館長派任方面,新政府上任至今,駐外館長總計核派27人,其中簽奉總統核派之政務人員4名,奉行政院長核派之駐外館長23名,均為具外交、國際經貿或新聞專才之優秀文官,完全符合外交人員升遷之專業及倫理原則。

(二) 改進援外政策

中華民國在經濟發展過程中曾接受先進國家援助,因此當我國經濟發展成功之後,也應回饋國際社會,協助其他發展中國家消除貧窮、健全經濟體質。惟近年來因為兩岸外交惡鬥,以致我援外工作成效未能凸顯。

為配合「活路外交」新政策,本部於8月間完成內部檢討報告,目前正撰擬最新「援外政策白皮書」,以「巴黎宣言」(Paris Declaration on Aid Effectiveness)所揭示之原則為基礎,詳細闡述我援外宗旨、國際援外潮流、對外援助經費分配、主要計畫內容,以及未來工作方向。我們期待當外交回歸專業化、正常化之後,我國際援助效能及形象能進一步提升,機密預算比例則能逐步降低。政府未來推動援外工作將一秉「目的要正當,手段要合法,執行要有效」之原則,使友邦均能充分受惠。

(三) 推動柔性外交

「柔性外交」係指國家善用政、經、軍以外之力量提升國家形象,雖不是正式外交,卻可補正式外交之不足。

政府近來積極整合民間團體推動多項柔性外交,例如:支援國內NGO進行海外人道救助、協助邦交國發展生態旅遊,鼓勵重要NGO在台舉辦國際會議,與台灣民主基金會合辦「亞洲民主人權獎」,協辦設置境外「台灣書院」案,以及提供台灣獎學金鼓勵外國優秀學生來台進修等。

「柔性外交」有助於在國際社會廣植友我人脈,提升我國家形象。本部未來將視工作需要,邀集新聞局、教育部、僑委會、文建會及交通部觀光局等部會共同推動,期能整合現有資源及經費,發揮「柔性外交」之最大效益。

結 語

新政府上任之後,國際社會對我務實理性之外交政策均表肯定。以中華民國目前的實力,我們可以、也應該在國際社會扮演「和平締造者」角色。「活路外交」以正面、積極態度面對國際局勢,透過與各國之雙邊交往及多邊合作,拓展我外交空間。外交部肩負大院及國人期許,至感責任重大,全體同仁自當全力以赴,並請各位委員批評指教。謝謝各位。(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