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第六屆第六會期外交施政報告(2007/10/01)

  • 發布時間:2007-10-01
  • 資料來源:研究設計會

 壹、前言不畏巨浪,乘風前進

    盱衡當前國際局勢,中華民國台灣同時受到全球化及中國崛起兩股巨浪的衝擊,如何在瞬息萬變的全球化時代順勢而為,在中國窮凶惡極的打壓下屹立茁壯,實為我外交最重要的目標。此外,為回應國人提升我國際地位之殷切期盼,我全體外交人員無不兢兢業業,積極爭取國際友我力量,突破中國封鎖,站穩浪頭乘風前進。

  在大院上會期期間,橫亙於台灣與世界之間的霸權-中國,仍抱持貶抑我國際人格的零和舊思維,採取全面封鎖我國際空間的粗暴作法。面對中國日趨多變的外交攻勢,台灣更要以靈活的戰略與務實的作為迎接挑戰,除全力固守外交陣線外,並將主動反擊,爭取國際友誼。

    貳、地球村時代台灣二十一世紀外交倡議

  為因應地球村時代全球化掀起的遽變與中國霸權崛起的挑戰,我外交人員必須要凝聚堅強的戰鬥團隊意志,立足台灣,放眼世界,掌握國際潮流趨勢,構築立基於長遠國家利益的永續外交戰略。如此,方能在日益嚴峻的國際環境中確立台灣主體價值,爭取國際社會支持,開創更寬廣的外交空間。因此,本部提出地球村時代台灣二十一世紀外交倡議,以作為外交施政方針。其內涵有四,茲分別說明如下:

  相關圖片

    一、以「戰鬥團隊」面對中國霸權挑戰

    台灣的政經成就及對國際社會的貢獻理應得到國際社會的肯定,然而事實卻並非如此。中國國力日益增強,北京運用綜合國力在國際上圍堵和孤立台灣,不僅拉攏我邦交國,同時也百般限縮我與無邦交國家之間的實質關係,甚至阻撓我參與政府間甚至非政府間國際組織。

    事實上,台海已幾十年沒有發生過真正的軍事戰爭,但兩岸間的外交戰天天在世界各地上演。外交是第一線的國防,我外交人員對於中國的威脅體會最深。近年來中國對我外交的打壓已達瘋狂的程度,在邦交國方面,重金利誘哥斯大黎加與我斷交;在國際組織方面,中國在世界動物衛生組織(OIE)中提案擅改我會籍名稱。此外,對我參與非官方論壇之打壓亦毫不手軟,如力阻我參加亞太地區最重要之二軌組織「亞太安全合作理事會」(CSCAP)。

    有鑑於此,本人將外交部定位為一戰鬥單位而非一般行政單位。為能打好這場外交戰,本部將有限人力及資源重新配置,一切以支援政務單位發揮最大戰力為前提。身處我外交前線的駐外人員應抛棄傳統舊思維,採取制敵機先的主動積極作為,絕不能坐等敵人打擊而毫不還手。對外工作除了鞏固原有邦交國關係外,也應積極拓展任何可能的外交空間。尤其國際社會仍有許多認同台灣、支持我民主發展的友我力量,我們的外交政策就是要培養、耕耘這股堅實力量,突破中國的外交封鎖,尋求國家的生存與發展。

    二、以「台灣經驗」跨越國界擁抱世界

    「民主自由」及「經濟共榮」不僅是「台灣經驗」的基本精神,也是放諸四海的普世價值。「台灣經驗」不但是我發展的基石,更是我國與國際社會接軌的重要資產。

  時至21世紀,全球已有90個民主國家,占全球人口之46%,堪稱民主陣營興盛時期。台灣在歷經戒嚴時期及政黨輪替,民主成為台灣最有力的外交資產,也為台灣外交注入新使命。基於共同的民主普世價值,我國可進一步結合其他民主國家的力量,共同因應來自非民主國家的威脅與挑戰。

  在經濟全球化的今日,牽一髮而動全身的特質使得國家與國家之間的關係更加緊密。台灣是全球第二十一大經濟體及第十六大貿易國,經貿上舉足輕重的地位,使台灣成為「全球風險社會」(Global Risk Society)的一員;台灣無法自外於全球的經濟安全威脅,台灣的經濟表現也攸關各國福祉。在全球化加速進行的「全球風險社會」中,台灣願意分享經濟發展經驗,善盡一己之責,對國際社會作出建設性的貢獻。

    三、以「藍海策略」拓展全球夥伴關係

  在詭譎多變的全球化時代,外交工作必須順勢轉型,擘劃真正立基於台灣國家利益的「藍海」戰略。「藍海」外交戰略的內涵在於跳脫與對岸「零和」競爭的迷思,發掘台灣特有優勢,形塑我外交「藍海」空間。本部持續針對如何運用我國特有優勢,如台灣擁有的數位機會、多元文化、醫療衛生及環保科技等強項,發展台灣與各國合作的最佳模式,據此建構「地球村時代全方位合作夥伴關係」。

  「全方位合作夥伴關係」的概念強調將台灣納入全球視野架構下,順應全球化趨勢,發展外交新思維;將眼光放遠、格局拉大,並以更靈活、彈性、多元的方式形塑友我氛圍,讓外交氣象煥然一新。

  今年九月台灣主辦台非元首高峰會及進步合作夥伴論壇,就是依據「地球村時代全方位合作夥伴關係」概念而推動。會議的宗旨在於尋找彼此的共同利基,建構我與非洲國家的進步夥伴關係。台灣真心誠意願與我友邦分享發展經驗,協助友邦發展經濟,並進行互利互榮的合作,我們堅信這是台灣作為地球村一份子的義務與責任。

    四、以「環境外交」讓台灣與世界接軌

    地球資源的日趨耗竭以及生態環境的急遽惡化,已引發國際社會的危機感,資源競奪與環境破壞也逐漸成為國際間緊張和爭端的來源。二十一世紀地球村的環境問題,將重新界定「安全」的內涵。隨著環境議題受到全球的高度關注,環保意識已然成為主流概念,環境外交亦已是許多進步國家的施政主軸。例如,今年4月聯合國跨政府氣候變遷小組(IPCC)發表報告指出,氣候變遷引起全球生態破壞、糧食減產及水資源減少等危機。美國前副總統高爾(Al Gore)近年奔走世界各地,以「不願面對的真相」紀錄片,喚起世人面對全球暖化問題的重要性。英國前外長貝克特(Margaret Beckett)揭示「環保外交」作為英國外交新戰略。日本政府亦於今年5月發表「美麗星球50」外交戰略理念。

  負責國家涉外事務的外交部,當肩負起「環境永續發展」外交的新使命,以此作為台灣二十一世紀外交倡議中重要的一環。台灣致力成為地球村合作夥伴的一員,將積極推動環境外交,響應世界環保潮流,與國際環保機制接軌,促進地球的永續發展。台灣將運用節能科技如太陽能發電、有機農作、自然保育與生態旅遊等領域上的經驗與專業優勢,開啟環保外交的新契機。此外,環境資源的破壞與掠奪以及人為污染的外溢與轉嫁,已超出個別國家處理能力的範圍,沒有任何國家可以置身事外。創設一個可以有效治理跨國環境問題與生態挑戰的機構,已成為當務之急。台灣將結合友邦及有志之士,為催生「世界環境組織」、致力環境永續發展的目標共同努力。

   參、我國外交努力方向

  為因應全球化時代瞬息萬變的挑戰,我外交工作必須力求創新、與時俱進,同時呼應國內民意,在外交施政上強化台灣主體性。因此,本部特別提出「地球村時代台灣二十一世紀外交倡議」,即「戰鬥團隊」、「台灣經驗」、「藍海策略」及「環境外交」四大施政方針,將據以積極落實在我對外關係的各個面向,包括鞏固及拓展邦交、建立全球價值同盟、擴大國際參與及推動環保永續外交。

  此外,本部也將致力成為我民間拓展全民外交、文化外交的最佳夥伴,以期結合民間力量,透過柔性外交的面向,發揮我外交總體戰力。以下謹就我國外交努力方向分述如下:

 一、確保國家主權地位,力求國際實質參與

 台灣是一個主權完整的民主國家,希望參與國際社會貢獻一己之力,卻不幸被許多國際組織拒於門外。台灣有意願也有能力為國際發展合作做出貢獻,卻沒有平等參與的機會;台灣是APEC中唯一只能指派元首代表參加經濟領袖會議的會員體。這些不公平的待遇,只因中國的霸道及國際社會的姑息,使我被孤立於國際組織之外。

  根據聯合國憲章揭示的會籍普遍化原則,台灣絕對有權利成為聯合國的一員。今年我推動加入聯合國,並無意將時序倒轉回1971年,再與中國爭奪「一個中國」的代表權,而是為回應我2300萬同胞的共同意願。我國今年首次推動以台灣名義加入聯合國,獲得國際媒體大幅刊載,不僅報導數量為往年三倍多,連華爾街日報等主流媒體亦直斥聯合國秘書處逕退我申請案之不當,可說是在國際輿論戰線上打了漂亮的一仗。此外,聯合國大會本年討論我案時間長達4小時,是歷來最久的一次,使全世界聽到台灣的聲音,也讓國際社會更加瞭解並尊重我們申請聯合國會籍的神聖權利。

    此外,由於台灣有高達94.9%的民眾認為台灣應該加入世界衛生組織(WHO),大院也於今年5月通過支持政府申請成為世衛會員之決議案,顯示推動本案已在台灣形成高度共識。本部為回應民意期盼,展現我政府充分保障台灣2300萬人民健康權的決心,今年改弦更張,直接向世衛提出會員申請案。儘管世衛秘書處以政治理由拒絕處理,然而我國友邦及友我國家在本屆世界衛生大會(WHA)積極為我發聲,已引起國際社會對台灣可能成為國際防疫體系「缺口」之高度關切。我政府將再接再厲,繼續爭取國際社會之認同與支持。

  為能增進實質參與國際事務,我國將續依據議題導向、務實、多軌的原則進一步推動我參與全球功能性國際組織,藉由實質議題如漁業保育、打擊洗錢犯罪及選務經驗交流等,積極與國際社會密切互動,構築良好雙邊及多邊關係。此外,亦透過國際非政府組織、產業界、學界等多重管道發揮影響力,形塑建設性的實質議題,作為我參與國際組織的著力點,進一步爭取國際事務主導權並提升我國際地位。

 二、鞏固現有邦交關係,實踐經濟互利共榮

  邦交關係是我國彰顯主權最具體的象徵,面對中國無所不用其極的謀我攻勢,我們雖不必陷入邦交國數字的迷思,但絕不能不重視邦交關係的重要意涵。我們努力維護邦交關係,是為確保國家主權與尊嚴,捍衛台灣的民主自由與經濟繁榮,這也是我們推動外交工作的首要責任。

 我國一向主張外交應以促進互利共榮為目標,秉持「助人者,人恆助之」的理念,分享台灣經濟發展的經驗,協助友邦發展基礎建設,針對邦交國個別的發展情況與需要,提供協助以鞏固邦誼。例如陳總統於本年8月第六屆我與中美洲友邦元首高峰會,宣布10年「科技人才培訓計畫」,以協助中南美洲友邦培育發展科技所需的人力資源,跨越數位落差的鴻溝;另也協助非洲友邦建構醫療照護體系,以期改善長期醫療資源不足的問題。

 三、建立全球價值同盟,落實民主人權理念

 今日民主台灣正處在一個極為獨特的情境。許多新興民主國家面臨的挑戰主要來自內部,台灣卻是極少數受到外部威脅的新興民主國家。今天中國正以上千枚飛彈、不受民意監督的軍擴預算、片面制定「反分裂國家法」等,剝奪2300萬台灣人民「和平發展,自由選擇」的權利。中國在國際社會對台灣的萬般打壓只彰顯一個事實,那就是專制中國對民主台灣的威脅與壓迫是公然挑戰民主自由價值。

 歷史經驗一再顯示,維護民主自由制度必須展現堅定的意志,姑息與軟弱適足以引發侵略。因此,堅持主權在民及人民自決等民主理念,是台灣反制中國「外交圍堵」最有力的憑藉,也是國際社會擁抱及支持台灣的重要理由。

 本部將繼續與世界上其他民主國家加強合作,參與國際社會的民主運動,同時在中國民主化的過程中扮演「自由燈塔」的角色,今年美國總統布希於APEC企業峰會演說中亦高度肯定台灣民主化的成就。作為國際社會新興民主國家的台灣也願結合美國、日本等民主國家的力量,一同協助其他尚未搭上民主改革列車的國家加速推動民主化。

 為進一步落實我人權立國的理念,外交部近年也積極推動國際人權公約國內法化及輔導國內非政府組織與國際人權體系接軌。例如,本部推動加入聯合國「消除對婦女一切形式歧視公約」,該公約於今年年初在大院的大力支持下通過,並獲總統批准。此舉不但具體落實我政府保障婦女權益的政策,更彰顯我積極融入世界人權潮流的決心。

 四、推動人道環保外交,肩負永續發展重任

面對全球「富者愈富,貧者愈貧」的現象,聯合國於2000年提出「千禧年發展目標」(MDGs),清楚將「減貧」列為八項發展目標之一,作為國際社會努力的方向,同時也賦予國際間政府開發援助(ODA)新的任務與挑戰。台灣當年亦曾長期接受國際援助,走過篳路藍縷的昨日,才有今天亮麗的成就。如今我們有能力回饋國際社會,就應以國際社會的貢獻者自我期許。在國際社會努力弭平發展落差的過程中,台灣不能也不應該缺席。

  為此,本部在國際合作的作法上,希望以透明、專業及制度化的援外計劃,將有限的資源發揮最大的效果,協助開發中之友邦消除貧窮,合作解決其社會發展上面臨的困境,讓友邦人民瞭解台灣才是最好的朋友。台灣在友邦布吉納法索創造的巴格雷墾區「綠色奇蹟」,讓昔日黃沙滾滾的非洲大地,成為今日無限豐饒的綠色景貌,不但受到世界各國的肯定,「西非荒漠上的台灣奇蹟」也將成為我們繼續推動援外的最佳動力。

  此外,為實踐人道關懷精神,外交部結合民間力量秉持「醫療無國界,防疫無缺口」的大愛精神,除持續協助派出醫療團隊赴世界各地義診外,在各項國際緊急救援任務亦從未缺席。例如今年4月友邦索羅門群島及8月秘魯相繼發生地震後,我政府立即透過外館捐款賑災,並由本部與衛生署共同設立之跨部會任務編組「台灣國際醫衛行動團隊」(TaiwanIHA),於第一時間趕往災區救援。

  地球環境變化帶來大地的反噬,已讓世人將目光從事後的緊急救援轉移至預防性的永續發展課題。為因應「後京都議定書」時代的來臨,以及讓國際社會瞭解我國在生態保育及環境保護努力的成果,本部已成立『環境永續外交小組』,強調永續發展之環保外交,與中國之能源掠奪及大量排放污染行為作明顯區隔。為此,我國已開始陸續在友邦進行永續發展之相關合作計畫,如協助馬紹爾群島安裝太陽能設備、協助非洲友邦栽植「有機棉」,並在中美洲發展生質能源計畫。本部今年也首度舉辦駐台使節團奧萬大生態之旅,希望藉此活動增進各國使節瞭解我國生態保育的成果,並協助友邦開拓生態旅遊的新契機。

 雖然我國尚未成為氣候變遷相關組織的會員國,但仍應善盡我作為地球村一份子的責任,為全球環境新秩序貢獻一己之力。因此,我國在今年APEC年會中,提出「綠色APEC契機」倡議,呼應本年APEC主辦會員體—澳洲所提「潔淨發展與氣候變遷」之理念,企盼藉由APEC極富彈性之組織特性,讓不同發展階段的會員體,在潔淨生產、綠色消費、綠色產業、自然保育及公害防治等五大領域中,各自尋得適當之綠色成長機會,實現永續發展的願景。

 此外,承續去(95)年首屆的「台灣與太平洋友邦元首高峰會議」、今年8月間的「第六屆中華民國(台灣)與中美洲國家及多明尼加元首高峰會議」、以及今年9月「第一屆台非元首高峰會議」,在環境永續發展議題上所獲得的共識與成果,我將以此為基礎,結合友邦與有志之士,積極促成全球環境治理機構的創設,以有效治理國際及區域間的環境生態問題,確保人類的永續生存。

 五、聯結民間互為夥伴,發揚全民文化外交

  我國經歷民主化的洗禮後,充滿活力的民間力量成為政府拓展對外關係的重要推手。民間組織或與國外非政府組織合作、或與政府建立夥伴關係,在參與國際事務上越來越活躍,角色也越來越重要。尤以今日國際社會中,一個國家已不能單靠武力或政治力等硬性國力(hard power),尚需倚賴跨越國界、超越時空的柔性國力(soft power)來發揮影響力,而文化外交尤為其中最關鍵的一環。

  台灣蓬勃發展的多元文化與極富生命力的藝文團隊成為我推動文化外交的最佳資產。今年8月北一女樂儀隊應邀前往愛丁堡,她們精彩的表演,透過媒體的強力放送,再一次使台灣在國際舞台上發光發亮,大大提昇台灣的國際能見度。

  面對當前多元議題的國際環境,外交部需要結合我民間充沛的力量,共同將台灣推上世界舞台。作為民間拓展全民外交的堅實夥伴,本部將積極推動下列作法:首先,研議進一步提升並擴充本部領務局在各地辦事處的功能,以協助各縣市政府、在地NGO及學校團體拓展國際交流及參與國際活動。其次,在與國人利益切身相關的護照辦理方面,本部除將發行晶片護照,持續提供便民、利民服務外,也積極改善我國人旅外的簽證待遇。繼成功爭取日本予我免簽證後,續向其他國家力洽改善我國人簽證待遇,便利國人「走出去」。第三,協同學術機構積極培訓我國內NGO人才,並透過舉辦國際會議或活動,協助國內NGO與國際NGO交流經驗,以強化我NGO參與國際活動的能力,賡續推動落實「全民外交」理念。

 肆、結語—敲開世界友誼大門,再創台灣外交新頁

  台灣是國際社會的優秀成員,歷經民主發展與經濟起飛後成為亞太地區之模範生,同時扮演全球自由貿易體系中之要角,台灣願將自身發展經驗與全球分享,並為全球「減貧」、「環保」等議題貢獻心力。如果台灣因為中國之政治與軍事壓迫而無法於國際社會立足,這將不但是台灣人民之痛,也是國際社會之恥。

 綜言之,我國未來外交施政將以「地球村時代台灣二十一世紀外交倡議」為藍本,以台灣經驗作為我國走向世界的堅實後盾,以藍海策略為思考座標,以環境外交與國際社會其他成員發展全方位合作夥伴關係。同時以戰鬥單位自居,靈活突破中國對我的外交封鎖。面對新時代的變局,我們更要掌握世界潮流趨勢,堅持民主人權,如此方能進一步實現「永續發展」的外交總體目標。

 再度感謝貴會委員對本部的愛護與督促,並懇請大院繼續支持本部施政,本部全體同仁必定全力以赴,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