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6/25
新聞參考資料第052號
外交部政務次長李淳於本(6)月21日接受比利時荷語「時報」(De Tijd)記者Roel Verrycken視訊專訪,訪談內容已於本月24日在該報週六版以「即使台灣製造運動鞋,也值得捍衛」(Ook als we sneakers zouden maken, is Taiwan de moeite om te verdedigen)為題報導,廣受比利時及歐陸各界人士關注。
李次長表示,國際社會越來越意識到台灣在半導體產業上的戰略地位,而開始探討兩岸緊張情勢的根源及可能造成的潛在後果,並且瞭解到防止台海衝突符合國際社會全體利益,例如七大工業國集團(G7)峰會即指出,台海和平與穩定是全球安全與繁榮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李次長進一步指出,美國、日本、歐洲等國支持台灣,不僅僅是台灣製造半導體的緣故,也是基於捍衛民主制度、保衛國家領土及抵抗威權主義擴張,就算台灣只是製造運動鞋,各國也應該選擇與台灣站在一起,以共同遏止中國做出錯誤決定。
面對外界擔憂台積電分散赴其他國家設廠可能造成台灣半導體產業的空洞化,李次長說明,即便台積電在國外的工廠全數竣工,全球85%至87%的晶片仍將在台灣生產,尤其在研發方面,台灣仍然是台積電的全球樞紐;另以早期台灣富士康公司對外擴廠經驗,還是有信心我國產業的根基仍會留在台灣。
李次長進一步分析,由於美國並未對中國實施低階晶片出口限制,中國在未來十年內或能自行生產低階晶片,並能佔據全球大部分市場,但中國想追上台灣腳步的難度仍非常高,因為台灣晶片產業的成功不僅建立在技術上,人力素質也同樣重要。此外,台積電同時與許多相互競爭的大型科技公司進行合作,並贏得客戶信任,這是中國永遠無法用錢買到的,如果想複製台灣模式,也至少需要三十年時間。
李次長也談到,中國不斷尋找機會對台灣施壓,並圖謀統一台灣,不過中國武力侵台需冒極大風險,以俄羅斯的例子就知道中國未必能贏。中國可能試圖在不使用武力情況下奪取台灣,威脅對台封鎖而非實際採取行動可能是其策略,但經濟封鎖的有效性令人懷疑。假設美國幫助台灣繞過中國經濟封鎖,那中國該如何應處,經濟封鎖也是直接挑釁,距發生全面軍事衝突僅幾步之遙,中國不可不慎。
李次長呼籲國際社會繼續與台灣站在一起,捍衛共享價值,以「集體威懾機制」嚇阻中國威脅,切勿漠視與縱容中國的挑釁,重蹈俄烏戰爭的覆轍,危及全球和平穩定。
比利時荷語「時報」於1968年創刊,讀者涵蓋企業家、經理人及投資決策者等,是荷比盧地區具有領先地位的財金專業報紙,也是比利時重要荷文主流媒體。(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