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外交部政務次長李淳於「柏林台灣研討會」發表視訊演說,強調台德建立對中國「去風險」夥伴關係的重要性

  • 發布時間:2023-11-14
  • 資料來源:歐洲司

2023/11/14 

第390號新聞稿 

 

外交部政務次長李淳於本(11)月13日晚間應德國籍歐洲議會議員暨「對中國關係代表團」團長包瑞翰(Reinhard Bütikofer)邀請,於第二屆「柏林台灣研討會」以「台灣總統大選前夕:台海情勢及台歐去風險夥伴關係之未來」為題,發表視訊演說。我國駐德國代表謝志偉、德國外交部亞太事務助理次長司佩蘭(Petra Sigmund)、德國國會議員徐德分(Dr. Till Steffen)及雷西特(Ulrich Lechte)等政要,以及德國媒體與智庫人士約100人與會。 

 

李次長表示,台灣總統大選充分展現我國自由民主的活力,人民更是珍惜得來不易的民主。然而中國卻企圖介入並不擇手段地干擾,包括軍事與經濟脅迫、散播假訊息、操控民調,甚至操弄地下賭盤等;李次長建議中國既然對參與選舉興趣濃厚,不妨也考慮自行舉辦一場民主選舉。 

 

李次長指出,兩岸議題是台灣選民的關注重點。各政黨主張不同,但維持現狀、反對「一中原則」與「一國兩制」則是台灣民眾的普遍共識。中國試圖片面改變現狀,以派遣機艦入侵台灣防空識別區(ADIZ)及跨越台海中線等灰色地帶策略,試圖在台灣社會中製造恐慌與對立,並將明(113)年元月的總統選舉形塑為「戰爭與和平」的假象,甚至要脅其他支持台灣的國家,企圖在國際社會引起「寒蟬效應」。 

 

李次長強調,中國阻撓我國參與國際,尤其在選前刻意加強混合式威脅。台灣則以強化國防、增加國防支出、提升不對稱作戰能力、增加社會韌性等方式因應,台灣絕不挑釁,致力避戰並維護和平。 另一方面,如果台海爆發戰爭,對全球的影響會比俄烏戰爭更嚴重,也更深層長期。德國等歐洲國家必須明確反對中國脅迫台灣,並藉由強化與台灣的雙邊關係,在安全議題方面發展「去風險」的夥伴關係,共同嚇阻中國冒進。 

 

至於經濟的「去風險」夥伴關係,李次長建議台德雙方應降低對中經濟依賴。日前台積電宣布在德國設廠,即為增進台德半導體供應鏈安全的最佳例證,樂見雙方在網路通訊、科技、衛生醫療等諸多領域開啟更多對話與交流。最後,李次長呼籲各國制定「台灣戰略」或「台灣政策」,選擇台灣作為印太地區的合作夥伴,共同邁向對中國在安全與經濟上「去風險」的目標。 

 

第二屆「柏林台灣研討會」於本年11月13日至14日舉行,邀請來自全球各地政府、國會、媒體、民運人士及專家學者等擔任專題演講者與各場次與談人,其中包含六四民運人士吾爾開希,以及去年獲得諾貝爾和平獎的俄羅斯著名人權組織「紀念」(Memorial)共同創辦人謝爾巴科瓦(Irina Scherbakova)女士。(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