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本部單位主管例行新聞說明會紀要---國經司、國合會

  • 發布時間:2018-02-27
  • 資料來源:公眾外交協調會

※  單位主管新聞說明會紀要:

一、時 間:107年2月27日(星期二)上午10時30分
二、地 點:外交部一樓新聞中心
三、主持人:公眾外交協調會執行長兼外交部發言人李憲章
四、出席者:國際合作及經濟事務司司長李新穎
                    國際合作發展基金會秘書長項恬毅
           
※國際合作及經濟事務司司長李新穎報告:

一、外交部籌組「中美洲合資展店考察暨農特產品採購團」,促進我與邦交國產業合作商機

外交部上(106)年首次委託中華民國對外貿易發展協會配合本部年度商展計畫,籌組「中南美洲牛肉海鮮產業投資暨採購團」,創造「互惠互助」夥伴關係,普遍獲得參展廠商及友邦政府的好評,成效頗佳。本(107)年續配合商展並擴大產業領域,於本(2)月25日至3月7日籌組「中美洲合資展店考察暨農特產品採購團」,率領美妝護膚、鬆餅、飲料、炸雞連鎖加盟業者與農特產品進口商,赴瓜地馬拉、薩爾瓦多、多明尼加等3邦交國進行產業考察及採購,發掘新商機。

該團團員包括臺灣雅聞、星炫股份、新辰企業3家連鎖品牌業者,以及豐誠冷凍、鈺贊貿易、庚慶食品、眷村貿易4家進口商,展店暨採購項目涵蓋保養美妝品、草本原物料、鬆餅、餐飲、咖啡、木材、藍珀、水產、堅果、蔗糖、芝麻、可可等,透過辦理多場合資、採購洽談會、參訪農特產品原材料供應商等行程,與潛在合作夥伴一對一洽商,並實地瞭解當地環境與市場,以發掘更多潛在合作及投資商機。

本項活動除可將臺灣的美妝、鬆餅、手搖茶飲、雪花冰、雞排及炸雞等知名連鎖品牌引進邦交國,進而合作展店創造互惠共榮,並可推廣邦交國的優質農特產品至我國,達到互助互惠、經貿外交之目的。

二、   為落實新南向政策,我國代表團赴新加坡出席「第14屆台星經濟聯席會議」

中華民國國際經濟合作協會(國經協會)與臺中市政府組團出席該會與新加坡工商聯合總會於本年1月17至20日聯合主辦之「第14屆臺星經濟聯席會議」,我國代表團由國經協會新加坡委員會徐旭東主任委員率領96名團員赴星與會;臺中市林佳龍市長則以大會貴賓身分受邀於會中發表演講,除市府相關主管外,另有34名臺中市工商發展策進會重要會員隨團。本次代表團的人數、成員層級及參團公司規模,均為歷屆臺星會議之最,顯示我企業界積極配合政府推動「新南向政策」及對拓展星國市場的重視與興趣。

本屆聯席會議由我方團長徐旭東主委與星展銀行佘林發主席共同主持,主要著重於智慧產業合作,討論議題涉及「智慧製造」、「智慧城市」、「智慧物流」、「金融與專業服務」及「第三地合作與投資」等,邀請臺星兩國產官學界講者進行專題演講、交流分享,有助與會者瞭解雙方產業發展現況,並發掘合作商機。會議計有180名政商界人士出席,獲熱烈迴響。除出席會議外,星方亦安排我團員參訪當地具指標性廠商,如葉水福集團供應鏈中心、國立研究基金會、新加坡科技工程公司及雅科貝思精密機電公司等,學習星國相關產業發展經驗,並有助於發掘未來合作商機,成果相當豐碩。

新加坡為我「新南向政策」重點推動國家,本屆會議議題配合「5+2創新產業計畫」,盼強化臺星兩國經貿合作關係,雙方自83年建立之「臺星經濟聯席會議」機制,成為促進兩國業界交流的重要平台。我國政府樂見國經協會透過此平台加強民間及商會的聯繫,以增進我與各國實質經貿往來。

三、「中美洲農牧保健組織」(OIRSA)邀請我香蕉研究所趙治平所長主講香蕉黃葉病抗病品種育成經驗

我國農業科技實力向來備受國際肯定,外交部對外援助工作中亦經常運用此項軟實力,協助友邦國家推動農業經濟的發展,並邀請許多國內優秀專家學者參與國際援外事務,受到友邦人民的歡迎。例如,財團法人臺灣香蕉研究所趙治平,便透過外交部委託國合會辦理之國際合作計畫,隨同出國考察,協助將香蕉種植與病蟲防治技術推廣到國際,受到高度肯定。「中美洲農牧保健組織」(OIRSA)於是特別邀請趙所長於本月21日以視訊會議的方式,向來自瓜地馬拉、薩爾瓦多、多明尼加、宏都拉斯、尼加拉瓜及貝里斯等邦交國,以及其他如委內瑞拉、哥斯大黎加、墨西哥等非邦交國家的會員,主講「香蕉黃葉病抗病品種育成經驗及成果」,分享香蕉研究所自行研發世界首例之抗香蕉黃葉病第4型品種的具體實績。

外交部自101年自106年間委託國合會辦理「加強中美洲農牧保健組織(OIRSA)轄區柑橘黃龍病(HLB)防治及落實病蟲害綜合管理計畫」,結合我產、官、學、研等菁英團隊與OIRSA合作,協助多明尼加、瓜地馬拉、貝里斯、宏都拉斯及尼加拉瓜等5個疫區國家及其他非疫區國家,共同籌建有效具體的柑橘疫病防治體系,逐步鞏固該區對「柑橘黃龍病」(又被稱為「柑橘黑死病」)的免疫能力,成效備受如安地斯共同體(Comunidad Andina, CAN)、南錐體區域植物保護委員會(Comité Regional de Sanidad Vegetal del Cono Sur)等區域組織肯定與讚揚。

上述相關計畫除協助友邦人民改善生活,更符合聯合國17項永續發展目標(SDGs)中目標2「消除飢餓,確保糧食安全」的訴求。未來外交部將持續運用我國農業科技優勢推動援外工作,為國際社會做出更多實質貢獻。

※國際合作及經濟事務司司長李新穎答詢:

一、針對「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Comprehensive and Progressive Agreement for Trans-Pacific Partnership,CPTPP)即將於3月8日簽署:(1)外交部有何相應作為?(2)外交部或外館是否進洽該11個簽署國政府於第二波申請時,能同意或不反對我國加入,相關辦理情形為何?(3)外交部的推動作為有無考量中國大陸因素?(蘋果日報陳培煌先生)

答:
(一)依據目前11個即將簽署的國家共同聲明,CPTPP是高標準、高品質的區域自由貿易協定,台灣正全力盤點及積極準備中,相關部會都已經「動起來」;外交部在這方面的工作包括確保我國在未來一兩年內完成所需的法規準備,另外負責蒐集11個簽署國家推動CPTPP的承諾與準備,及各該國因應其國內非優勢產業可能受到衝擊的經驗。相關國家於3月8日簽署CPTPP後,需6個或半數以上的簽署會員完成國內批准簽署程序,並通報秘書處。CPTPP生效後才會接受第二波有興趣國家的申請加入。依照我方判斷,時程尚有一年,我相關部會將利用此黃金時間「做最好準備」,以確保我在適當時機加入此一重要國際經貿協議。

(二)相關國家對台灣希望加入CPTPP目前回應多為正面,日本政府基本上支持台灣加入,其他國家的反應也多屬正面,雖然各國有自己不同的政策基調,但大部分國家的反應都相當正面。

(三)據了解中國大陸目前重點在RCEP(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尚無意願加入CPTPP計畫。任何國際事務的推動,大陸因素總是存在,對於可能產生的影響與衝擊,外交部都會列入考量,審慎以對。
 
※國際合作發展基金會秘書長項恬毅報告:

國合會「聖文森國糖尿病防治能力建構計畫」正式啟動財團法人國際合作發展基金會(國合會)、馬偕紀念醫院及友邦聖文森及格瑞納丁合作推動的「糖尿病防治能力建構計畫」於本年2月正式啟動。此為國合會首次與國內醫療院所合作推動糖尿病防治計畫,具有歷史性意義。

該計畫於本年2月1日由我外交部前部長李大維與聖文森副總理兼外長史垂克爵士(Hon. Sir Louis Straker)完成計畫協定簽署。聖文森衛生部長路克布朗(Hon. Luke Browne)於致詞時表示糖尿病為該國2015-2016年十大死因第三位,對於該計畫的促成,特別感謝臺灣、國合會及馬偕紀念醫院的協助。

該計畫預計在三年內透過有效的糖尿病防治整合性照護策略與做法,強化醫療院所的糖尿病整合性照護能力,以及提升社區民眾對糖尿病防治所需的自主管理能力等方式,強化聖文森糖尿病防治體系。
國合會公衛醫療業務長期以來積極配合夥伴國的需求,引介我國醫療院所資源,並以「孕產婦及嬰幼兒保健」、「傳染性疾病防治」、「慢性病防治」及「健康資訊管理系統(Health Information System, HIS)推廣」等為推動主軸,協助夥伴國家強化健康照護及衛生體系。

國合會協助聖露西亞發展無線區域網路,縮小城鄉數位落差查士納總理於致詞時對於我國政府提供資通訊技術協助,以及對相關人員進行能力建構的努力表達感謝,並進一步表示,透過該計畫可望提升露國公共無線網路覆蓋率,同時縮小城鄉數位差距。他也期許該國在學習臺灣的資通訊技術與電子化經驗後,未來在資通訊領域能與臺灣並駕齊驅。

由國合會執行的「聖露西亞政府廣域網路計畫」自104年啟動以來,多次借重我國專業顧問團隊前往露國實地評估,並進行網路系統架構之規劃。相關設備預計將於本年3月完成建置,屆時露國民眾及外國旅客可於公共區域使用無線區域網路,未來可望藉此帶動露國觀光商機。

培育釋迦新品種,國合會協助臺東區農業改良場引進伊拉瑪番荔枝國合會與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臺東區農業改良場攜手合作,於本年1月中旬透過我駐宏都拉斯技術團的努力,成功自宏都拉斯引進釋迦近緣品種「伊拉瑪番荔枝」枝條,並已順利嫁接到臺東改良場植株上,未來可望作為我國釋迦品種選育的材料之一,彰顯我國援外工作互惠互利的價值。

釋迦在學術上稱為「番荔枝」,原產熱帶美洲;其果實奇特,且幼果外表很像荔枝,而臺灣目前為全世界釋迦經濟栽培面積最大,栽培技術最佳,果實品質最優良的生產國。但釋迦對於生產環境要求嚴苛,太熱地區容易早熟,甜度不佳,太冷地區則容易發生裂果情形。因此臺東區農業改良場一直致力於蒐集各國釋迦及釋迦近緣物種進行品種改良工作。

慮及我駐外技術團多派駐於熱帶國家,且與駐地農業研究單位交好,在臺東區農業改良場提出伊拉瑪番荔枝引種需求後,國合會即請我駐宏都拉斯技術團林以巋首席計畫經理,曾仁輝技師及蘇承義技師開始在宏國尋找,經大力奔走洽詢及實地會勘後,終於在宏國加勒比海岸地區找尋到生長狀況良好且品種可資證明的番荔枝種原圃。透過臺東區改良場跨洋提供取材、包裝保存技術指導,蘇技師順利將伊拉瑪番荔枝的枝條從太平洋的彼端,歷經近1萬5千公里的飛行航程後送抵臺灣。

能夠成功蒐集宏國伊拉瑪番荔枝枝條,是國合會駐宏都拉斯技術團及行政院農委會臺東區改良場共同歷經半年的努力所達成的成果,可望藉以培育新的釋迦品種。未來國合會將持續運用我駐外團隊專業網絡,蒐集友邦可供引種且具特色之植物遺傳資源,以增加我國農業試驗改良與學術研究機構可運用之育種材料,期望在協助友邦的同時,也為我國的農業發展貢獻心力。

臺籍多明尼加稻米之父謝英鐸逝世,享壽89歲被尊稱為「多明尼加稻米之父」的前駐多明尼加農業技術團團長謝英鐸於本年2月24日清晨5時30分於多國逝世,享壽89歲。多明尼加前總統費南德斯為感念謝英鐸對多國的卓越貢獻,曾於民國71年頒贈最高榮譽的克里斯多巴哥倫布勳章。

謝前團長民國18年出生於屏東,自54年起獲國合會前身海外會派駐多明尼加農技團擔任副團長,並於56年升任團長直至81年退休,在多國以臺灣農技團團長身分服務近30年。期間謝前團長亦曾赴海地、巴拿馬、祕魯、墨西哥及烏拉圭等國支援我國進行稻米援外之相關專案規劃及技術指導。他在多明尼加服務期間主要是與該國水稻研究中心合作,並成功改良當地稻米品種及改善稻作生產技術,使多國的稻米產業蓬勃發展,影響深遠,迄今多明尼加全國使用的稻種高達84%是由謝前團長所選育,這些優良稻種使得當地農民稻米產量提升3倍之多,成功協助多國建立稻米產業。

而在多明尼加有句“Los Chinos de Bonao”的諺語,其中文直譯為「在Bonao的華人」(註: Bonao為多國稻米研究計畫所在地),這句話在當地是用來形容「什麼都懂的人」。探其源由即說明謝前團長等我國技術團援外前輩6、70年來致力協助多明尼加解決各類問題,讓該國人民留下深刻印象進而發展出這樣的諺語,由此可見謝前團長受到多國人民感念之深切,以及他協助多國發展稻米產業的卓越影響力。

精進臺灣援外效益,國合會駐外技術團「107年度團長暨首席計畫經理會議」圓滿落幕為積極因應我當前外交工作挑戰,持續精進援外效益以配合鞏固邦交,國合會於本年2月5日至9日舉辦「107年度團長暨首席計畫經理會議」,以「團隊精進、聚焦目標」、「資源整合、業務綜效」、「簡化程序、深耕專業」為會議主軸,召集各駐外技術團團長、首席計畫經理返臺商討創新作法以策進我援外效益。

外交部劉德立次長蒞臨開幕典禮時表示,援外工作已成為我駐外館處鞏固雙邊關係的重要利器,在「鞏固邦交」的前提下,援外工作必須改革精進,除應符合國際趨勢及回應國內公私部門及公民社會的期待,亦須建立差異化及不可取代的優勢。劉次長並期許各團長、首席計畫經理領導駐地團隊同仁齊心努力,配合駐外館處完成交付任務。

本次會議共設定三項討論主題與八個討論題綱,包括鞏固邦交、提升業務綜效、計畫執行由經理制調整為駐團制、程序簡化等多元主題。國合會並請各駐外團隊於會議召開前,於駐地先就相關主題進行腦力激盪,再由團長與首席計畫經理將駐外同仁意見帶至會議中充分討論。期藉此方式,確實達到由下而上、由外而內凝聚共識的效果。此外,為發揮會議舉辦效益,國合會並要求所有團長暨首席計畫經理返抵駐地後,確實傳達會議結論,讓臺灣對外援助效益能更上一層樓。

※公眾外交協調會執行長兼外交部發言人李憲章答詢:

一、中國大陸有意刪除國家主席兩任制規定,請問外交部對其可能影響區域安全穩定有何看法?(路透新聞李宜穆先生)

答:外交部工作重點除彰顯臺灣國際能量,凸顯臺灣正面國際角色外,維繫區域和平穩定亦是外交政策的重要基石。對於區域內任何國家政情更迭發展,我們均高度關注,也會瞭解相關發展對於區域安全的影響。臺灣作為區域和平守護者,期待與周邊國家共同促進區域和平與繁榮發展。至於特定國家內部事務,外交部不做評論,但會持續密切關注此一發展,並研蒐各界人士意見作為擬定後續政策的參考。(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