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旗說明:拉脫維亞國旗是一面由紅、白、紅三道橫條組成的旗幟。自1918年首次獨立時獲採用為國旗,迄至1940年遭蘇聯佔領後廢止。1990年2月27日獲重新採用為國旗。
- 國慶日:11月 18日(獨立日)
- 加入聯合國日期:1991年09月17日
- 語言:拉脫維亞語 (俄語係另一通用語言,英語逐漸普及)
- 首都:里加
- 面積:64,589平方公里
- 地理位置:濱臨波羅的海,北緯55.40—58.05,東經20.58—28.14間。北鄰愛沙尼亞,南接立陶宛,東鄰俄羅斯,東南與白俄羅斯接壤。
- 人口:約190萬人。
- 宗教:天主教、東正教、基督教路德教派。
- 幣制:歐元
- 匯率:目前歐元與台幣匯率約為33台幣兌換1歐元
「詳細匯率資訊建議至臺灣銀行(http://rate.bot.com.tw/xrt?Lang=zh-TW)或兆豐商銀(https://www.megabank.com.tw/personal/foreign-service/forex)網站查詢」 - 電壓:220 Volts AC, 50Hz, 插頭為歐洲雙圓柱型插頭。
- 主要媒體:LSM(拉脫維亞公共廣播公司電子報)、Delfi.lv電子報、Diena(日報)、Neatkariga(獨立報)、Latvijas Avize(拉脫維亞報)、Latvian National News Agency (LETA,拉脫維亞國家新聞社-有英文版),LTV 1、LTV 7(拉國國家電視台),Radio Latvia等。
- 國名簡稱(中):拉脫維亞
- 國名簡稱(英):Latvia
- 政治制度:國體:共和國體
政體:議會內閣制 - 建國簡史/歷史概況:1583-1710年先後遭瑞典,波蘭-立陶宛大公國瓜分。
17世紀初形成拉脫維亞民族。
1710-1795年遭俄沙皇佔領。
1795-1918年拉國東部及西部分別遭俄羅斯及德國割據。
1918年11月18日宣布獨立。
1939年8月23日蘇德簽訂互不侵犯條約,拉國劃入蘇聯勢力範圍。
1940年6月17日蘇聯軍隊佔領拉國。
1941年7月納粹德國入侵並佔領拉國,納粹德國佔領至1944年。
1944拉國重新併入蘇聯至1990年。
1990年5月4日拉國通過獨立宣言,並更名為拉脫維亞共和國。
1991年8月21日拉國最高委員會頒布憲法,拉國重獲獨立。
1991年9月17日加入聯合國。 - 國會:為最高立法機關,採一院制,共計100個議席,議員依政黨得票比例產生,任期4年;政黨需獲得5%以上的選票方能取得分配議席的資格。本(14)屆國會大選係於2022年10月1日舉行, 11月1日正式成立。國會議長為Edvards Smiltens(聯合黨團),國會主席團除議長外,另有Zanda Kalnina-Lukasevica(新聯合黨)及Janis Grasbergs(民族聯盟黨)兩位副議長、秘書長Armands Krauze(農綠黨)及副秘書長Antonina Nenaseva(進步黨)。國會中各政黨席次分別為:新聯合黨(New Unity)26席、農綠黨聯盟(Greens and Farmers Union)16席、聯合黨團(United List)15席、民族聯盟黨(National Alliance)13席、穩定黨(Stability!)11席、進步黨(Progressives)10席、拉脫維亞優先黨(Latvia in First Place)9席。國會共設有外交事務、預算暨財政、法務、人權暨公共事務、教育文化暨科學、國防內政暨防貪、公共行政暨地方政府、經濟農業環境暨區域政策、社會暨就業事務、授權倫理暨適法性、國會調查、公共支出暨審計、國家安全、公民移民暨社會融合、歐洲事務、永續發展等16個委員會。
- 內閣:總理為最高行政首長,由總統提名,經國會同意後任命,並向國會負責,現任總理卡克里(Krisjanis Karins)於2019年1月23日上任,14屆國會大選後K總理所屬政黨新聯合黨(New Unity)取得26(最多)席次,銜命組閣,並增設氣候暨能源部,內閣於12月14日正式就任。內閣成員名單如下:
1. 總理Krisjanis Karins (新聯合黨)
2. 國防部長Inara Murniece (民族聯盟黨)
3. 外交部長Edgars Rinkevics (新聯合黨)
4. 經濟部長Ilze Indriksone (民族聯盟黨)
5. 財政部長Arvils Aseradens (新聯合黨)
6. 內政部長Maris Kucinskis (聯合黨團)
7. 教育暨科學部長Anda Caksa (新聯合黨)
8. 氣候暨能源部長Raimonds Cudars (新聯合黨)
9. 文化部長Nauris Puntulis (民族聯盟黨)
10. 福利部長Evika Silina (新聯合黨)
11. 運輸部長Janis Vitenbergs (民族聯盟黨)
12. 法務部長Inese Libina-Egnere (新聯合黨)
13. 衛生部長Liga Mengelsone (聯合黨團)
14. 環保暨區域發展部長Maris Sprindzuks (聯合黨團)
15. 農業部長Didzis Smits (聯合黨團) - 司法機關:拉國屬大陸法系國家,法院共分三級,另設憲法法院解釋憲法及法律。
- 元首:總統:任期4年,由各政黨提名屬意候選人,獲得國會議員半數以上支持者當選,為間接選舉產生的虛位元首。現任總統為雷艾格(Egils Levits),2019年5月29日當選,7月8日就職,預定2023年7月7日卸任。
- 外交部長:林艾德(Edgars Rinkevics),於2011年10月25日上任,2022年12月14日續任。
- 主要政黨:取得拉國第14屆國會席次的7個政黨: 新聯合黨、農綠黨聯盟、聯合黨團、民族聯盟黨、穩定黨、拉脫維亞優先黨、進步黨。
- 一般政情/政治情勢:拉國政黨林立,鮮見單一政黨擁有過半的國會席位,多由多個政黨聯合執政。最近一次國會大選於2022年10月1日舉行,選後新保守黨、聯合黨團及民族聯盟三黨組成聯合政府執政(佔54席國會議員),由Krisjanis Karins(新聯合黨)續任總理。
拉國重要政治事件如下: 1991年8月脫離前蘇聯共黨鐵幕,重獲獨立; 1991年9月17日加入聯合國(UN),繼加入WHO、WTO、歐洲理事會、歐洲安全合作組織、波羅的海理事會等國際組織; 2004年3月27日加入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同年5月1日加入歐盟(EU); 2007年12月21日加入申根公約國(與歐盟關係日益深化,拉國成為歐盟與俄羅斯之邊境國家)。
拉國於2015年上半年擔任歐盟輪值主席國;2016年7月加入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其相關改革獲得OECD極正面評價。拉國並將角逐聯合國安理會非常任理事國席次(任期2026-27年),預計2025年6月間選舉。 - 社會概況:拉國社會安定,犯罪率低。
- 財政收支:2022年歲入107億歐元,歲出124億歐元
- 輸出總值:165 億歐元(2021)
- 輸入總值:194 億歐元(2021)
- 主要輸出項目:木材及木材製品、電子及機械設備、礦產、鋼鐵、穀物、家具、藥品、車輛等。
- 主要輸入項目:機械設備、化學製品、燃料及交通機具設備等。
- 主要出口國:立陶宛、英國、愛沙尼亞、德國及俄羅斯。
- 主要進口國:立陶宛、德國、波蘭、俄羅斯、愛沙尼亞。
- 我對該國輸出:0.88億美元(2021)
- 我自該國輸入:0.12 億美元(2021)
- 境內較具規模之外貿組織:1、拉脫維亞國家投資發展局(Latvian Investment & Development Agency)-隸屬經濟部。 2、拉國工商總會(Latvian Chamber of Commerce and Industry)
- 與各國關係:加強與美國、歐盟會員國及北約盟國關係,繼續推動波海三國及北歐國家的合作。
- 對外政策:(一)拉國對外關係沿革:拉國於1991年8月21日重獲獨立,同年9月17日加入聯合國,繼加入WHO、WTO、歐洲理事會、歐洲安全合作組織、波羅的海理事會等國際組織。2004年3月29日加入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並於同年5月1日加入歐盟(EU),成為歐盟體系會員國之一。繼於2007年12月21日成為申根公約國,在地理位置上成為歐盟東緣緊鄰俄國的最前哨。2014年1月1日加入歐元區。2015年上半年擔任歐盟輪值主席國,與歐盟關係更形緊密。
(二)當前拉國外交政策主軸:1. 外長Edgars Rinkevics稱拉國為國際間負責任成員,推動務實及具原則的外交政策,以追求國家安全、獨立及促進繁榮;重視植基於國際法的世界秩序,並與西方盟友及理念相近夥伴建立密切合作關係。2. 美國、加拿大及歐盟為拉國重要外交及安全夥伴,亦積極強化與中亞各國關係;持續聲援烏克蘭、反對白俄羅斯Lukashenko政權,並與北約合作威懾及防範俄羅斯安全威脅。3. 對中國關係部分,拉國與愛沙尼亞於2022年8月同時退出中國-中東歐國家「16+1」機制,並稱將與歐盟共同政策密切接軌,支持透過「27+1」機制作為與中國交往之平台。4. 拉國將續為2025年競選2026-2027安理會非常任理事國席位加強國際聯繫及遊說。
(三)來自俄國的國安威脅:俄國於2014年佔領克里米亞,繼與白俄羅斯在毗鄰拉國邊境地區舉行多次大規模聯合軍演,且拉國經常面臨俄羅斯軍機及軍艦越境挑釁,北約雖漸次加強在拉國部署軍力,惟在俄國2022年2月24日入侵烏克蘭後,拉國倍感威脅,除對俄方採取多項制裁外,並積極提供武器協助烏國抗俄;另透過雙邊及多邊管道爭取歐盟及北約盟邦援助烏克蘭及孤立俄羅斯,並要求北約強化包括拉國在內等歐洲東緣國家兵力及軍備部署,尤其倡議北約在拉國建立永久駐軍,以有效嚇阻俄國。 - 時差:較台灣慢6小時(3月底至10月底日光節約時間較台灣慢5小時)
- 駐館(或兼轄該國館處):駐拉脫維亞代表處
資料來源:歐洲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