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慶日:8月19日
- 加入聯合國日期:1946年11月19日,惟目前由塔利班成立之政權「阿富汗伊斯蘭大公國」(Islamic Emirate of Afghanistan) 尚未獲國際社會普遍承認。
- 語言:達利語(Dari,阿富汗波斯語)、普什圖語(Pashto)
- 首都:喀布爾
- 面積:652,860平方公里
- 地理位置:中亞地區南部,北與塔吉克、烏茲別克、土庫曼為鄰,東北與中國接壤,東南接巴基斯坦,西臨伊朗,為一內陸國。屬於大陸性氣候,全年乾燥少雨,冬季寒冷,夏季炎熱。
- 人口:約3,834萬人(2022年)
- 宗教:伊斯蘭教
- 幣制:阿富汗尼(Afghani,貨幣編號AFN)
- 匯率:1 USD = 86.3462 AFN(2023年3月21日)
- 電壓:220V
- 主要媒體:自從2021年8月15日迄今,由於財源不足、大部分媒體從業人員離開國境以及塔利班政府施加相關禁令等因素,獨立媒體的網路播放平台已大幅減少。媒體工作者僅能刊播自我約束且微幅批評塔利班政府的言論。阿富汗黎明電視台(Tolo News)引述阿富汗新聞工作者自由協會(FAAJ)的資料,指出阿富汗544家媒體機構中,有218家於2021年關閉,導致7000名媒體工作者失業。
在2021年8月15日之前,前阿富汗政府擁有之傳播工具係「阿富汗廣電」(Radio Television Afghanistan, RTA),在首都喀布爾及各省分經營一系列的廣播電台與電視台;在全國境內則估計有私營廣播電台174家和電視台83家。電視和廣播仍為最主要之傳播媒體平台。
僅有5分之1的居住在城市的阿富汗人使用網路,大部分是透過智慧手機,而青年人是主要的網路使用者。
- 國名簡稱(中):阿富汗
- 國名簡稱(英):Afghanistan
- 政治制度:塔利班政權頃向政教合一,但尚未獲國際普遍承認。
- 建國簡史/歷史概況:1.阿富汗王國建立於1747年,19世紀後,國力日衰,成為英國和沙俄的權力角逐場。1919年脫離英國殖民統治獨立建國。1979年蘇聯入侵阿富汗,但遭阿富汗反抗軍不屈不撓的反抗,遂於1989年自阿富汗撤軍,蘇聯扶植的共產政權於1992年正式瓦解。之後反抗軍各派系內訌並混戰,直到起源於巴基斯坦的塔利班(神學士,Taliban)以強烈之宗教意識與不畏死的戰士為後盾,於1996年統一阿富汗大部分地區。
2.2001年發生美國911恐怖攻擊事件,主事者奧薩瑪‧賓‧拉登潛藏阿富汗,受塔利班庇護,美國爰發動反恐戰爭,進軍阿富汗,推翻塔利班政權,塔利班成員改以游擊戰方式持續進行反政府武裝活動。2004年卡札伊(Hamid Karzai)當選首任阿富汗民選總統。2005年12月國會開始運作,儘管已成立憲政政府,塔利班勢力在阿富汗東部及西部仍活躍,腐敗與毒品氾濫等問題威脅阿富汗穩定與發展。
3.2010年10月,阿富汗前總統拉巴尼(Rabbani)推動阿富汗政府與塔利班等反政府武裝勢力和談,但拉巴尼於2011年遇刺身亡,阿富汗和解進程嚴重受挫。2012年1月,阿富汗塔利班政權宣布在卡達設立和談辦公室,目的係與美國接觸以進行和談。後因發生駐阿富汗美軍焚燒古蘭經和槍殺阿富汗平民等事件,阿富汗塔利班政權宣布中止與美國接觸。2013年6月,阿富汗塔利班政權以「阿富汗伊斯蘭大公國」名義宣布在卡達首都杜哈成立塔利班辦事處。
4.2015年阿富汗塔利班政權與阿富汗政府在巴基斯坦進行首輪公開和談,後因塔利班領導人奧馬(Mohammed Omar)死訊曝光,和談一度中止。
5.2020年2月美國與塔利班在卡達杜哈簽署和平協議,共識如次:(1)塔利班承諾14個月內讓所有美國及盟國軍隊安全撤出;(2)美國允釋放5,000名塔利班士兵,交換塔利班釋放1,000名阿富汗前政府軍士兵;(3)美國承諾不再攻擊塔利班,也不再涉入阿富汗內部事務;(4)美國研議取消對塔利班之制裁,以交換塔利班不再收容恐怖主義組織,不核發恐怖分子簽證,不提供恐怖分子政治庇護。
6.2021年4月美國宣布撤出阿富汗後,塔利班迅速擊潰政府軍,占領絕大多數阿富汗領土,8月15日攻入首都喀布爾後,前總統甘尼(Ashraf Ghani)出逃至阿拉伯聯合大公國。
7.2021年8月19日,塔利班正式宣布重建「阿富汗伊斯蘭大公國(The Islamic Emirate of Afghanistan)」,定8月19日為國慶日,將建立政教合一的伊斯蘭大公國政府。 - 國會:尚未建立。
- 內閣:2021年8月15日塔利班成立臨時政府
- 司法機關:塔利班臨時政府設有「最高法院」,由1位最高法院院長及為數不詳的法官組成;2021年8月15日以前,「最高法院」,則由1位最高法院院長及8位法官組成,並分成刑法、公安法、民法及商業法等部門。
- 元首:總理-穆罕默德‧哈桑‧阿洪德(Mohammad Hasan Akhund)
- 外交部長:阿米爾‧汗‧穆塔基(Amir Khan Muttaqi)
- 一般政情/政治情勢:政教合一政府。2021年9月7日,塔利班宣布成立臨時政府,阿洪扎達(Mullah Haibatullah Akhunzada) 為最高精神宗教領袖,穆罕默德‧哈桑‧阿洪德為總理。
在塔利班自2021年8月閃電取得政權後,20年後再次掌權的塔利班仍是新瓶舊酒,其管治讓阿富汗瀕臨崩潰邊緣,內外危機四伏,更成為恐怖組織的庇護所,完全無法遵守對國際社會的承諾。
1.恐怖主義仍盛行:
塔利班聲稱已有效打擊恐怖主義,其實該國每隔一段時間就會發生自殺式炸彈恐怖襲擊,這些襲擊主要是由境內遜尼派極端恐怖組織伊斯蘭國呼羅珊省(ISIS-K,以下稱伊斯蘭國)策動。相關恐襲主要針對「異端分子」(什葉派、蘇菲派穆斯林)和塔利班成員,數量多不勝數。
伊斯蘭國不只威脅內部,他們亦會借阿富汗作為基地攻擊鄰國。2022年4月18日,伊斯蘭國首次從阿富汗本土對烏茲別克南部城市泰爾梅茲(Termiz)的軍營發射火箭彈襲擊,並在同年7月5日第二次向該國發射5枚火箭彈到該國邊境地區。除了襲擊烏茲別克之外,伊斯蘭國亦在同年5月發射火箭炮攻擊塔吉克南部城市庫洛布(Kulob)附近地區。
美國中情局2022年7月31日利用無人機擊斃了身在阿富汗首都的蓋達組織領導人扎瓦希里(Ayman al-Zawahiri)。扎瓦希里是賓拉登(Osama bin Laden)的繼承者,曾策動911事件,被美國列為頭號通緝犯。雖然,塔利班發表聲明聲稱「不知道扎瓦希里在該國首都」,然而扎瓦希里死時身處的民居,被揭發是阿富汗代理內政部長、「哈卡尼網絡」負責人西拉傑丁(Sirajuddin Haqqani)的房產。美國此舉揭開了塔利班「與恐怖分子分道揚鑣」的謊言,實質仍在包庇「恐怖分子」。
2.潘傑希爾反對勢力
阿富汗當地至今仍然有零星抵抗活動,特別是在反對勢力「民族抵抗陣線」(National Resistance Front,又稱潘傑希爾反抗軍,簡稱反抗軍)首領小馬蘇德(Ahmad Masoud)的根據地——潘傑希爾山谷(Panjshir Valley)。
潘傑希爾山谷是雙方主要對峙地點,但小馬蘇德的真實去向其實未明,有一說是他已經流亡去鄰國塔吉克,也可能是繼續留在潘傑希爾山谷,與塔利班進行持久的遊擊戰。2021年年底,塔吉克傳媒引述阿富汗駐當地大使館(仍屬於舊政權)的消息,稱反抗軍在首都杜尚貝開設了官方辦事處。
3.內部的民族分裂
無論是90年代或是現時的內閣,塔利班大多數成員都屬阿富汗第一大族普什圖族(Pashtun)。雖然,相同的民族不等於有利內部和諧,塔利班內部長期以來「親疏有別」,部落山頭勢力林立,但民族差異(或語言差異)對權力分布的確有很大關係。
在阿富汗,普什圖族佔4成人口,塔吉克族(Tajiks)佔2成5,其他民族如哈札拉(Hazaras)、烏茲別克族(Uzbeks)也各佔1成。因此,塔利班成員有非普什圖族裔,乃十分平常,但是在不同民族背景的地區領導層之間,卻有可見的衝突。特別是2022年1月至4月與烏茲別克族,及同年6月與哈札拉族的衝突尤為劇烈。 - 社會概況:自1978年阿富汗人民民主黨發動政變推翻阿富汗共和國後,久經戰亂致破壞基礎設施,致該國之社會、文化及教育發展受到阻礙及影響,允宜持續觀察社會穩定程度。
塔利班在2021年8月重新執政後,對外宣稱會保障女權,實際上仍走回老路。
1.塔利班2022年5月7日頒布命令,要求全國婦女在公眾場合中必須穿上罩袍(Chadori,從頭覆蓋到腳趾的罩袍);女性不能在沒有男性監護人的情況下登機;她們亦被限制在政府部門裡工作。政權對女性的嚴厲措施,未能盡錄。
2.塔利班曾答應恢復女性接受全面教育的權利,但最後出爾反爾。塔利班政府曾表示,准許女中學生於2022年3月下旬復課,但復課當日突然改變,下令所有女子中學和男女合校中學停課。政府辯稱,需耗時為女生制定上課安排,讓她們可以在符合伊斯蘭教法的情況下回校上課讀書,才有此決定,據媒體報導同年9月她們依然未能復課。 - 財政收支:2017年阿富汗前政府財政收入約22億7,600萬元美元,財政支出約53億2,800萬美元。
- 輸出總值:20萬美元(2022年)
- 輸入總值:7萬2,257美元(2022年)
- 主要輸出項目:天然氣、水果、毛毯、羊毛、棉花、皮革。
- 主要輸入項目:機械、食品、紡織品、石化產品。
- 主要出口國:印度、巴基斯坦、伊朗、伊拉克、土耳其等。
- 主要進口國:中國大陸、伊朗、哈薩克、巴基斯坦、烏茲別克等。
- 我對該國輸出:40萬美元(2021年)
- 我自該國輸入:20萬美元(2021年)
- 境內較具規模之外貿組織:阿富汗商工會(Afghan Chamber of Commerce and Industry)
- 與各國關係:阿富汗伊斯蘭大公國尚未獲國際社會普遍承認。
- 對外政策:尚未公布。
- 時差:較臺灣慢3.5小時
- 駐館(或兼轄該國館處):我國在阿富汗未設館處,該國由我駐沙烏地阿拉伯王國代表處兼轄。
資料來源:亞西及非洲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