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旗說明:古巴國旗始於1849年,啟用於1902年5月20日。是一面由五條藍(象徵環繞古巴的海洋)白(象徵純潔和愛國情操)相間的橫條、一個紅色等邊三角形(象徵被為國捐軀者鮮血染紅的天空)和一顆白色五角星(象徵獨立)組成的旗幟。
- 國慶日:1月1日(全國解放日)
- 加入聯合國日期:1945年10月24日
- 語言:西班牙語
- 首都:哈瓦那(La Habana)
- 面積:總面積為110,922平方公里
- 地理位置:古巴之地理位置其東面為海地、西與尤加敦半島(Yucatan)相望,南為牙買加 (Jamaica),北臨佛多里達(Florida)半島 ,由於其特殊之戰略位置,古巴亦向有墨西哥灣鎖鑰之稱。
- 人口:據統計古巴總人口1,122萬人(2017年),其中75.2%居住在都市地區,古巴之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公里101,2人,古國人口居住最多之三個省分別為La Habana (哈瓦那)、Santiago de Cuba、Holguin。
- 宗教:天主教
- 幣制:古巴貝索(CUP)
- 匯率:1美元兑26.50古巴貝索
- 電壓:110伏特
- 主要媒體:古巴的媒體均為國營,由中央和各市政府掌管,政治訊息由古巴共產黨監管。拉丁美洲通訊社(Prensa Latina)是古巴官方國際通訊社,創建於1961年,在全世界設有37個分社。國家通訊社創建於1974年,主要負責國內新聞報導。
古巴廣播電視協會(ICRT)監管廣播和電視節目。全國共有各級電視頻道38個。國際性電視頻道為古巴視野國際頻道(Cubavisión Internacional);全國性的電視台有古巴視野(Cubavisión)、起義電視台(Tele Rebelde)、教育頻道(Canal Educativo)、教育二號頻道(Canal Educativo 2)和綜合台(Multivisión),以上電視台24小時不間斷播出。此外各省和一些城市也有地方電視台。電視台播放連續劇、喜劇、電影、紀錄片、體育節目、音樂節目、新聞和政論節目,其中很多節目來自巴西、美國和西班牙。古巴的第一個廣播電台開播於1922年8月22日。目前有91個廣播電台:一個國際台,6個國家台,18個省屬台,66個市屬台,遍布全國各地。從2013年1月20日起,南方電視台每天晚上8點到第二天下午4點半的節目在古巴同步播出,該電視台由一些拉美國家政府資助,總部設在委內瑞拉卡拉卡斯,旨在推動拉美一體化。為觀看外國節目,有不少古巴人私下安裝衛星天線和開設網路頻道銀行。
《格拉瑪報》(GRANMA)是古巴共產黨機關報,創辦於1965年10月,發行量70萬份;《起義青年報》(Jóven Rebelde)是共青聯中央機關報;《勞動者報》(Trabajadores)是中央工會機關報;《波希米亞》(Bohemia)周刊創於1908年5月,每期發行30萬份。《先鋒》、《我們還年輕》和《Zunzún》是三份青少年雜誌。也有一些網絡媒體
- 國名簡稱(中):古巴
- 國名簡稱(英):Cuba
- 政治制度:古巴之國務委員會(Consejo de Estado)係由國家人民大會(la Asamblea Nacional del Poder Popular)之成員所任命,國務委員會之主席身兼國家元首、政府首長及部長會議主席。國家人民大會(la Asamblea Nacional del Poder Popular,現有589位眾議員)之成員每5年經直接選舉產生,至各省、市之人民大會成員則為每2年6個月亦經直接選舉產生。古國行政區域一共有14省、169個城市及一個祖文圖島(La Isla de Juventud)特別市。
- 建國簡史/歷史概況:1492年10月被哥倫布發現古巴島。1510西班牙遠征軍征服古巴並開始殖民統治,1515年,哈瓦那建城。1868年及1895年先後爆發兩次獨立戰爭,1898年美國戰勝西班牙人佔領古巴,並於1902年扶植成立「古巴共和國」。1959年1月1日卡斯楚(Fidel Castro)率革命軍推翻當時的統治者巴帝斯塔,建立革命政府。1961年卡斯楚宣布開始社會主義革命。1962年美國宣布對古巴實施經濟、貿易及金融封鎖制裁。2014年12月17日美國總統歐巴馬與古巴國務委員會主席勞爾‧卡斯楚(Raul Castro)共同宣布兩國關係開始正常化,2015年7月20日美國與古巴正式恢復邦交。
- 國會:全國人民政權代表大會是國家最高權力機關,擁有修憲及立法權。
- 內閣:部長會議是國家最高行政機關,由主席、第一副主席、5名副
主席、1名秘書和23名委員組成,主席由國務委員會主席兼任。
本屆部長會議於2018年4月成立,主席為迪爾斯‧卡內爾
Miguel DIAZ-CANEL。 - 司法機關:古巴最高人民法院為國家最高司法部門
- 元首:國務委員會主席迪爾斯‧卡內爾(Miguel Diaz-Canel)
- 外交部長:羅德里格斯(Bruno Eduardo Rodriguez Parrilla)
- 主要政黨:共產黨
- 一般政情/政治情勢:古巴共產黨為唯一合法政黨。2008年前總統菲德爾‧卡斯楚(Fidel Castro)因病辭去總統一職,並將政權轉移給其胞弟勞爾卡斯楚(Raul Castro)。2018年4月19日由狄亞士-卡內爾(Miguel Diaz-Canel)接任古巴國務委員會主席。
- 社會概況:古巴白人的祖先主要來自西班牙的加那利群島、加利西亞、安達盧西亞和加泰隆尼亞,而古巴黑人的祖先基本來自西屬幾內亞的黑奴交易中心。古巴少量亞裔居民,主要是來自福建和廣東的華工後裔,古巴革命打破了種族的階級界線,促進了人種融合,即混血人種比例的增長。
約1/3古巴家庭在美國有親戚,藉由美國親戚的僑匯抵消了一小部分因古巴受美國制裁帶來的損失,但由於移民的種族構成,黑人家庭普遍在消費能力上處於一定的弱勢。
所有古巴公民享有在該國所有醫療機構接受免費醫療之福利,古巴醫療投入約占GDP10%左右。 - 財政收支:歲入517.6億美元,歲出621.1億美元,財政赤字103.5億美元(2017)
- 輸出總值:2017年US$26億(WTO)
- 輸入總值:2017年US$109億(WTO)
- 主要輸出項目:石化燃料、鎳礦、藥品、蔗糖、雪茄、海鮮、柑橘、咖啡
- 主要輸入項目:原油、食品、機械設備、化學品
- 主要出口國:委內瑞拉(17.8%)、西班牙(12.2%)、俄羅斯(7.9%)、黎巴嫩(6.1%)、印尼(4.5%)、德國(4.3%)
- 主要進口國:中國大陸(22.0%)、西班牙(14.0)、俄羅斯(5.0%)、巴西(5.0%)、墨西哥(4.9%)、義大利(4.8%)、美國(4.5%)
- 我對該國輸出:US$377萬美元(2017)
- 我自該國輸入:US$799萬美元(2017)
- 境內較具規模之外貿組織:1. CCRC(古巴全國商會)
2. MINCEX(對外貿易暨外人投資部) - 與各國關係:近年來古巴為解決經濟困境,採取有限度市場開放政策,對其經濟已產生正面影響.政治上,古巴政府近年來似已漸趨開放,對外與歐洲,中美洲及加勒比海部分國家關係亦見改善。美國與古巴自2014年12月17日宣佈關係正常化後,雙邊外交及經貿關係增長迅速。2015年7月20日古巴與美國正式恢復邦交關係。
- 對外政策:強調爭取獨立,和平發展
- 簽證資訊:古巴政府現行規範,我國人持普通護照(6個月以上效期)赴古巴,可向出發所在地旅行社購買觀光卡(我國旅行社尚無代售),或於抵古巴前一站所在地辦理登機手續時,向航空公司購買該國觀光卡,停留期限為30天,逾期離境時應按逾期停留時間多寡另付罰金。
倘搭乘郵輪無法購買觀光卡,可向所在地古巴使領館詢問是否販售觀光卡及所需文件。 - 時差:較台灣慢13小時
- 駐館(或兼轄該國館處):由駐多明尼加大使館兼轄
資料來源:拉丁美洲及加勒比海司